落日行湖尾,重袍不禦寒。
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
跋履(bá lǚ)的意思:指艰难地行走,形容困难重重。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幸得(xìng de)的意思:表示因某种原因而得到幸运或幸福的结果。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的湖光山色图景,诗人在这个时刻独自漫步于湖畔。开篇两句“落日行湖尾,重袍不 禦寒”展示了诗人的情境,他在夕阳的映照下行走在湖边,即便穿着厚实的衣物,也感受不到暖意,反而感到一丝凉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接着,“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两句,则通过水流的紊乱和船桨的短暂交错,以及日暮时分的行军之事,传递出一种急促而又有点迷茫的情绪。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他内心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感慨。
在“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两句中,诗人通过梅花的瘦削和大雁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尚未来临以及年华易逝的感悟。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姿态,而大雁的归来,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失。
最后,“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两句,是诗人对于长久行走与追求平静心境的一种渴望。跋履意味着长时间的旅行或奔波,而“犹幸得平安”则透露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能够获得片刻平和的心理状态感到庆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时间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