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鹿 鸣 燕 诗 送 诸 进 士 宋 /刘 子 翚 讲 艺 欣 闻 暂 息 兵 ,槐 花 秋 晚 诏 群 英 。胡 尘 不 隔 蟾 宫 路 ,镜 水 初 题 雁 塔 名 。礼 盛 邦 侯 开 宴 豆 ,道 隆 乡 老 萃 簪 缨 。更 期 妙 手 皆 穿 的 ,荐 士 吴 僚 亦 与 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侯(bāng hòu)的意思:指国家的统治者或者高级官员。
蟾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亮。
更期(gēng qī)的意思:更期指的是改变期限或时间。通常用来形容推迟或改变计划、约定的情况。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讲艺(jiǎng yì)的意思:指以讲艺术、表演艺术为职业或特长的人。
镜水(jìng shuǐ)的意思:指水面平静如镜,没有波澜。
开宴(kāi yàn)的意思:指开设宴席,招待宾客
妙手(miào shǒu)的意思:指技艺高超、手法巧妙的人。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息兵(x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休兵
乡老(xiāng lǎo)的意思:指乡村中的老年人,也泛指在乡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宴豆(yàn dòu)的意思:指宴请客人时,将食物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序而美观的样子。比喻宴会布置得精美,使人赏心悦目。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暂息(zàn xī)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动。
- 翻译
- 谈论艺术时,战争暂时停息,正值秋夜槐花盛开,皇帝召集英才共议。
战乱并未阻断通往月宫的道路,学子们在镜湖边题写雁塔提名,寓意登科及第。
朝廷盛宴上,达官贵人聚集,乡间老者也前来参加,场面盛大。
期待每位杰出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推荐人才的吴僚也将一同受到荣耀。
- 注释
- 讲艺:谈论艺术。
欣闻:欣喜地听说。
暂息兵:暂时停止战争。
槐花秋晚:秋夜的槐花盛开。
胡尘:战乱尘埃。
不隔:并未阻隔。
蟾宫路:通往月宫的道路,比喻科举之路。
镜水:清澈如镜的湖水。
雁塔名:雁塔题名,古代科举及第后在雁塔上刻名留念。
礼盛:礼仪隆重。
邦侯:诸侯或达官。
开宴豆:设宴招待。
乡老:乡村的长者。
簪缨: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仕途。
妙手:杰出人才。
穿的:突出,显眼。
荐士:推荐人才。
吴僚:指推荐人才的人。
与荣:一同得到荣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鹿鸣燕诗送诸进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庆祝与期盼的情绪。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盛世图景,表达了对新科进士的贺喜以及对于他们未来事业的美好预期。
"讲艺欣闻暂息兵,槐花秋晚诏群英。"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眼前,讲武之地传来停战的佳音,秋末时节皇帝颁布诏书召集各路英雄。这里既映射了国家安宁的景象,也预示着人才济济、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
"胡尘不隔蟾宫路,镜水初题雁塔名。" 胡沙之地不再阻隔通往蟾宫(神话中的月宫)的道路,而是以平和开放的心态迎接四方才子;“镜水”清澈如同明镜,“雁塔”的名字被人们所传颂。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文化交流盛行、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景象。
"礼盛邦侯开宴豆,道隆乡老萃簪缨。" 诗中的“礼盛”表明礼仪之邦的繁华,而“邦侯开宴豆”,则是指国君为庆祝新进士而举行的盛大宴会;至于“道隆乡老萃簪缨”,则描绘了尊敬乡村耆宿、学术传承的场景。
"更期妙手皆穿的,荐士吴僚亦与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才子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愿。“妙手”指的是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皆穿的”,意在于希望他们都能取得显赫成就;“荐士吴僚亦与荣”,则是说吴僚这位贤士也同样地分享着这一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新进士的祝福以及对于未来文化繁荣、学术昌盛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