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吏(bǎi lì)的意思:指官员众多,官僚主义严重的现象。
北首(běi shǒu)的意思:指北方的首领或首府。
兵严(bīng yán)的意思:兵器整齐严密,形容军队的战备状态非常严谨。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海望(hǎi wàng)的意思:远望大海,形容志向远大,心怀抱负。
洪钧(hóng jūn)的意思:形容人才济济,众多雄杰。
后从(hòu cóng)的意思:指后来的人或后来的事物从前人或前事物中得到启示、借鉴或效仿。
画轮(huà lún)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描述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期月(jī yuè)的意思:指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相对较长的时间。
气俗(qì sú)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鄙、没有修养,缺乏文化素养。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相仪(xiāng yí)的意思:相互礼仪,彼此尊重。
仪刑(yí xíng)的意思: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刑罚。
月报(yuè bào)的意思:指每月一次的报告或汇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彦博在宋朝时期,作为太尉相公,驾临并州(今山西太原)时的盛大场景和政治风范。诗中通过“北首并州路”开篇,点明了行进的方向与目的地,随后以“旌幢拥画轮”描绘出随行队伍的壮观景象,展现了文彦博作为高官的威仪。
“万兵严后从,百吏拜前尘。”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随行队伍的庞大与秩序井然,士兵们严阵以待,官员们则在道路两旁恭候,体现了对文彦博的尊敬与服从。接着,“汉相仪刑重,尧风气俗淳。”将文彦博比作汉代的贤相和古代圣君尧,强调了他的政治影响力和道德风范,暗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领导力,在治理国家、改善风俗方面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政成期月报,四海望洪钧。”表达了人们对文彦博施政效果的期待,希望他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显著的政治成果,同时,也反映了全国上下对他的信任与敬仰,期待他能如同调和天地的洪钧一般,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高度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文彦博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风采,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罗山人览辉楼
凤凰山人开竹径,楼成溪山深照映。
眉閒郁郁似阴功,壶中有丸续人命。
劝君洗竹买梧桐,凤何时来驾归鸿。
思齐大任政勤苦,来听天子歌南风。
题韦偃马
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
忽开短卷六马图,想见诗老醉骑驴。
龙眠作马晚更妙,至今似觉韦偃少。
一洗万古凡马空,句法如此今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