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类(chū lèi)的意思:超越同类,独树一帜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丁祭(dīng jì)的意思:指丧事中的祭祀仪式。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躬行(gōng xíng)的意思:亲自实践,身体力行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骏奔(jùn bēn)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跑得很快,也用来比喻人勇往直前,势头迅猛。
乐音(yuè yīn)的意思:指音乐中美妙的声音,也可以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礼器(lǐ qì)的意思:礼节和仪式的器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山海(shān hǎi)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山和海,也可引申为广阔的天地或辽阔的世界。
释奠(shì diàn)的意思:指为死者举行祭奠仪式,代表着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
未逮(wèi dǎi)的意思:未能抓住、未能得到或逮捕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重尊(zhòng zūn)的意思:尊重重视,对人或事物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尊敬。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此诗《释奠先师孔子》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展现了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儒家礼仪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描述,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与传承。
首句“高居讵恃九重尊”,以“高居”象征孔子在历史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而“九重尊”则暗示了帝王的权威,此处形成对比,强调孔子的地位并非依赖于皇权,而是源于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丁祭亲承率骏奔”描绘了对孔子祭祀的庄重与虔诚,通过“丁祭”这一特定的祭祀仪式,表现了对孔子的直接敬仰与追随。
“山海从来钦出类”一句,运用自然界的宏大景象来比喻对孔子思想的敬畏,意味着孔子的思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山海一般深邃广博。
“宫墙何有得其门”则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探索与追求,暗示了孔子思想的深奥与复杂,需要不断学习与领悟。
“乐音六奏非钟鼓,礼器千年复簋樽”两句,通过音乐与礼器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孔子思想中音乐与礼仪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元素在传承过程中的持续性与永恒价值。
最后,“经席昨临今释奠,躬行未逮敢他论”表达了诗人亲自参与祭祀孔子的活动,并以此为荣,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在实践孔子教诲方面还有所不足,不敢轻易评价他人。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赞美与致敬,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丞归平江
来何迟暮去何忙,不道离人欲断肠。
清节如君谁可继,遗风他日愈难忘。
鲈肥酒熟归时好,水绿山青去兴长。
便恐鹓行须簉羽,蓝桥风月两相忘。
宴清都·其五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
柳色春阴重。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