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祷 雨 题 张 王 庙 宋 /叶 适 夏 至 老 秧 含 寸 荑 ,平 田 回 回 不 敢 犁 。群 农 无 计 相 聚 泣 ,欲 将 泪 点 和 乾 泥 。祠 山 今 古 同 一 敬 ,签 封 分 明 指 休 证 。传 言 杯 珓 三 日 期 ,注 绠 翻 车 连 晓 暝 。龙 神 波 后 何 惨 怆 ,昔 睡 今 醒 喜 萧 爽 。人 云 天 上 行 水 曹 ,取 此 化 权 如 反 掌 。浙 河 以 东 尽 淮 壖 ,哀 哉 震 泽 几 为 原 。愿 王 顿 首 玉 帝 前 ,请 赐 此 雨 周 无 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珓(bēi ji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为外物所动。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惨怆(cǎn chu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凄凉的样子。
传言(chuán yán)的意思:指流传的谣言或没有经过证实的消息。
顿首(dùn shǒu)的意思:顿首是指向前辈或者上级表示敬意和礼貌,行礼的动作。
翻车(fān chē)的意思:比喻事情出现差错或失败。也可以形容人的计划或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反掌(fǎn zhǎng)的意思:翻手掌,表示非常高兴或赞赏。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化权(huà quán)的意思:指将权利转化或转移给他人。
回回(huí huí)的意思:指穆斯林,特指中国的回族人。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泪点(lèi diǎn)的意思:指人的感情容易受到触动,很容易流泪。
连晓(lián xiǎo)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天亮,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龙神(lóng shén)的意思:指龙的神灵,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严。
取此(qǔ cǐ)的意思:取得这个
日期(rì qī)的意思:指时间的具体年、月、日。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水曹(shuǐ cáo)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水师,也用来形容水军或水兵。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无偏(wú piān)的意思:没有偏向,公正无私。
夏至(xià zhì)的意思: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天的最高点,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阶段。
相聚(xiāng jù)的意思:相聚指人们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享受相处的时光。
萧爽(xiāo shuǎng)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状态。
行水(xíng shuǐ)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像水一样,灵活自如,不受拘束。
玉帝(yù dì)的意思:玉帝是指道教中的最高神明,也可用来比喻权力至高的人或组织。
愿王(yuàn wáng)的意思:愿望成真的人。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浙河(zhè hé)的意思:指浙江省的主要河流,也可用于比喻形容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震泽(zhèn zé)的意思:震动湖泽,使其波涛翻滚。比喻有声望、有威势,使人敬仰。
- 注释
- 夏至:夏季的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秧含寸荑:稻秧刚长出嫩芽。
回回:形容反复、频繁。
乾泥:干燥的泥土。
祠山:祭祀山神的场所。
签卦:古代占卜用的竹签或纸条,上面有符号或文字。
杯珓:古代占卜工具,用竹片或贝壳制成。
浙河:古代泛指浙江及其支流。
淮壖:淮河两岸的地区。
哀哉:表示悲痛之情。
震泽:古代对太湖的别称。
玉帝:道教中的最高天神。
- 翻译
- 夏日稻田里的老秧苗还带着嫩芽,平坦的田地里农民不敢再犁耕。
众多农夫无法相聚,只能哭泣,想把泪水融入干涸的泥土。
无论古今,人们都同样尊敬山神,祈求签卦明确指示丰收的征兆。
据说通过占卜,雨水将在三天内降临,灌溉工具昼夜不停运转。
龙神在洪水之后显得悲凉,如今醒来却因凉爽而欢喜。
人们说天上的水官轻易就能调用雨水,就像翻转手掌一样容易。
从浙江河以东直到淮河沿岸,哀叹震泽几乎成为废墟。
希望君王能在玉帝面前叩头请求,让这场雨均匀地覆盖各地,不偏不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盼望雨水的迫切心情和祈雨活动的情景。开篇“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农作物因久旱而枯萎,连耕地的牛都不敢再翻土,这种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接着“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表达了农民在干旱之下,无计可施,只能聚集一处流泪,泪水与干土混合,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悲痛与无奈。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卦分明指休證”则是对祈雨活动的一种描写,显示了人们对于祈求天降甘霖的虔诚和期待。这里的“祠山”、“签卦”都是古代祈雨时所进行的仪式。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这两句诗,是对祈雨期限的一种揣测或预言,可能是指某种自然现象或者天文事件,暗示着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关切。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则转变为对雨后的喜悦之情。龙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认为是掌管云雨的神灵,这里写到龙神活动之后,干旱结束,天气转晴,农民由此得到解脱和欢愉。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则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理解和信念,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希望借助祈雨活动来调节自然,以期获得好的收成。
最后,“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是对祈雨的进一步请求和祝愿。这部分诗句中,“浙河以东尽淮壖”描绘了地理范围,而“哀哉震泽几为原”则表达了对于长期干旱所带来的不幸的感慨。末尾两句是直接向玉皇大帝请求普降甘霖,以解民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农民对于雨水的渴望,以及祈求雨水时那份虔诚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