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光起龙沙,忽拔汴水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皇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一代人中最杰出、最受尊崇的人物。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起龙(qǐ lóng)的意思:指某种行为或事件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象征着事态的迅速恶化。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同岁(tóng suì)的意思:同岁指的是同一岁数,同龄。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饮冰(yǐn bīng)的意思:指忍受艰苦、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赭袍(zhě páo)的意思:形容人穿着朴素、不华丽的衣服。
- 注释
- 德光:美德的光辉。
龙沙:泛指边疆或沙漠之地。
赭袍:深红色官袍,古代帝王常穿。
剖腹:此处可能指代某种极端的行为,可能是比喻或寓言。
会同岁:指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会盟之年。
- 翻译
- 德光照亮了龙沙之地,忽然间改变了汴水的旗帜。
身着深红色官袍,皇帝向众多官员行礼,他们首次体验到皇权的尊贵。
如此酷爱饮冰,显得多么愚蠢,剖开腹部的行为更是充满了污秽。
可怜那些无知的石头,仍然记录着那一年的会盟之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读史(其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权力更迭与皇权的威严。首句“德光起龙沙”暗示了某位君主在偏远之地崛起,接着“忽拔汴水帜”形象地描述了这位君主迅速占领汴水流域,象征着军事上的胜利和政权的转变。“赭袍拜千官,始识皇帝贵”两句,通过百官对新皇帝的跪拜,强调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然而,诗人接下来笔锋一转,用“饮冰一何愚,剖腹有馀秽”批评前朝统治者的愚蠢和腐败,暗示着历史的教训。最后,“可怜无知石,犹纪会同岁”以石头无知却记录历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无情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错误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既有对皇权兴衰的观察,也包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批判和对未来的警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