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空皮骨,民穷一死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传草(chuán cǎo)的意思:传递消息、传播谣言
大有(dà yǒu)的意思:非常有希望、有前途、有发展。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皮骨(pí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瘦弱、贫弱。
喜说(xǐ shuō)的意思:形容人善于言辞,喜欢说话,能够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首联“大有衣裳会,俄传草木兵”以反讽的手法,将和平时期的盛宴与战乱中的草木兵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烽烟危隔县,舟楫聚荒城”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紧张和蔓延,县邑被战火所威胁,舟船聚集在荒废的城市中,形象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环境。
“野哭空皮骨,民穷一死生”这两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田野间充满了哀嚎,人们瘦骨嶙峋,生活极度贫困,生死一线之间。最后,“明堂谁献颂,犹喜说时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即使在战乱之中,人们仍然期盼着能有一番清明之世,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场景,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巨大破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深深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登楼作
华枌焕晨曦,微风吟玉筝。
芳园届三月,万卉舒芬荣。
我登高楼望,望春春事并。
柳丝罥纸鸢,榆火熟脆饧。
弄暖牧儿笛,踏青公子骍。
佳与物皆春,差可释心凭。
心凭安可释,狂圣一念争。
所以古哲人,惴惴若履冰。
棐几堆芸编,古香散帘旌。
适然心有获,浴德兼陶情。
处上怀临下,居高乃见明。
社燕窥文㮰,沉烟绕彩甍。
课无复责有,触目归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