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
《秋雨》全文
明 / 张子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淫雨苦不止山溪溜决堤。

夏苗浑在水,秋稼总成泥。

洪范灾异衡门杖藜

有怀抱病,无计学鸡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不止(bù zhǐ)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洪范(hóng fàn)的意思:洪范指的是广大的范围、宽广的规模。形容事物的规模之大,无法估量或限制。

鸡栖(jī qī)的意思: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能力。

秋稼(qiū jià)的意思:指秋天的农作物或农田。

山溪(shān xī)的意思:指山中的小溪流,比喻平凡、朴素、清新的品质或者生活方式。

夏苗(xià miáo)的意思:指夏天的农作物,特指夏天种植的庄稼。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灾异(zāi yì)的意思:意外的灾祸或异常的事物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连绵不断的雨水给农事带来的困扰与损失。首联“淫雨苦不止,山溪溜决堤”直接点出秋雨之频繁猛烈,不仅让山溪泛滥,甚至冲破堤坝,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接着,“夏苗浑在水,秋稼总成泥”两句,通过对比春夏两季作物的不同命运,形象地展示了雨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夏季的庄稼被淹没水中,而即将成熟的秋季作物则因积水而无法正常生长。

“洪范推灾异,衡门□杖藜”中,“洪范”是中国古代关于治水的典籍,此处借指古人对于自然灾害的解释和应对之道,暗示了人们面对如此灾害时的无奈与寻求解决之道的努力。“衡门”指的是简陋的住宅,象征着诗人身处困境,而“杖藜”则是手持藜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

最后,“有怀多抱病,无计学鸡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深感对当前状况的忧虑与无奈;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自我调侃与幽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与坚韧精神。

作者介绍

张子翼
朝代:明

张子翼(一五二七——?),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猜你喜欢

留坝

涧底黄茅屋,云间白版扉。

田高冬水足,树冷夏虫稀。

防虎弓当挽,惊人鸟乍飞。

几时真辟谷,长与赤松归。

(0)

疏影.和邹侍讲咏像生花

何须辨别。喜四时不断,花信连接。

岂少园林,姹紫嫣红,芳菲惯引蜂蝶。

翻愁一瞬韶华老,便到了、飘零难拾。

总逊他、朵朵鲜妍,耐得绮窗风雪。

珍重铜瓶供养,几曾借雨水,滋润苗叶。

鼻观无香,眼孔多情,一种丰腮娇靥。

繁枝点缀天然态,恐误惹、玉纤攀折。

祇怕教、尘染烟熏,不似斩新时节。

(0)

湘江静.雁公堕湘江水中淋漓大笑索予词纪之

惯欲浮湘杯自渡。乍惊他、数鸥飞去。

波纹既软,汀烟又滑,定黏身不住。

白昼念清凉,匹如散、满头花雨。

娥皇梦短,灵均怨长,都不是、悟禅处。

水气香,江味苦,一枝芦,料应踏误。

攀扶未起,隔洲笑倒,有渔娘菱女。

浸湿赵州衫,七斤重、今添多许。

摩尼润了,炉薰漫烬,旃檀半炷。

(0)

闱中与许亦龄张斗垣二明府夜集

银烛辉煌照素秋,芳樽凉夜对清幽。

香飘玉树风生户,翠拂金茎月满楼。

车马昔怜燕市别,文章今作兔园游。

酒阑忽漫谈时事,万里边声起暮愁。

(0)

游宗谦山人见过

春残花落雨濛濛,十载襟期此日同。

一榻独悬青嶂里,数杯长醉白云中。

已闻啸似苏门远,还羡谈如稷下雄。

明发河桥应折柳,白头为客任西东。

(0)

咏美人昼眠

金钗斜欲溜,玉枕倦相依。

瞢腾含媚眼,展转皱罗衣。

汗沾香粉腻,幔隔黛痕微。

梦只萦闺阁,不逐楚云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