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布,踰仞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尘(bài chén)的意思:拜尘是指受人的轻蔑、侮辱或屈辱,低头认错或道歉。
邦家(bāng jiā)的意思:指国家,特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和统治机构。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驰道(chí dào)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行驶的宽阔道路。
尺布(chǐ bù)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或程度非常小。
但愿(dàn yuàn)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用于表达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渴望。
公莫(gōng mò)的意思:指人们对公共事务或公共财产缺乏责任感和关注,不愿意承担义务。
回天(huí tiān)的意思:指扭转乾坤,改变困境,使局势逆转。
可行(kě xíng)的意思:指某种行动或计划有可能成功或实施的意思。
廉耻(lián chǐ)的意思:指人具有廉洁正直、有节操、有羞耻心的品德。
没官(méi guān)的意思:指没有官职或者没有权力地位。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生朝(shēng cháo)的意思:指人生的早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开始或兴盛的时期。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司隶(sī lì)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主要负责监察和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的官员。
太学(tài xué)的意思:指大学、学府,也泛指学问、知识。
相公(xiàng gōng)的意思:指丈夫、丈夫的父亲或者丈夫的兄弟。
遮道(zhē dào)的意思:阻挡道路,堵塞通行。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三尺布(sān chǐ b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严肃庄重,像三尺布一样不可轻易妄动。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太学中的一幕,通过布与竿的对比,隐喻着权力与正义之间的较量。诗中的“三尺布,踰仞竿”形象地展现了布的柔软与竿的高耸,象征着不同力量的对比。接着,“太学诸生朝举幡”描绘了学生们在早晨举幡的情景,可能寓意着他们对某种正义或理想的追求。
“谁其救者司隶冤”一句表达了对司隶(古代官职,负责监察)的冤屈之感,暗示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公和压迫。诗人呼吁“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表达了对改变现状、伸张正义的渴望,并希望人们能够站出来发声,阻止不公正的事情发生。
“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强调了道路的畅通与使者行动的自由,暗指社会秩序和官员行动的正当性。接下来的“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则提醒人们,当权者的错误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表达了诗人希望高层官员能基于道理行事,而不是屈从于权势的压力。这反映了对公平正义的坚持,以及对维护社会道德底线的重视。“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则强调了廉洁与羞耻心的重要性,一旦这些道德观念崩溃,社会风气将开始败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探讨了权力、正义、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