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过濡水,初命浚濡源。
岁久浸入沙,无足资灌田。
安河易新名,听予有后言。
虽云善其初,久要宜敬旃。
闸坝时脩治,俾毋滥轶川。
出易(chū yì)的意思:出门容易,回家难。形容外出容易,回来困难。
仿佛(fǎng fú)的意思:像,似乎,好像
高阳(gāo yá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高洁。
格天(gé tiā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言语举止,能够感动上天,使得天地都为之改变。
梗概(gěng gài)的意思:梗概指的是对事物或问题的简要概述或概括。
后言(hòu yán)的意思:指事后补充的话语或意见。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久要(jiǔ yào)的意思:久远的要求或需要。
利民(lì mín)的意思:利民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为了造福人民而采取行动或制定政策。
轮日(lún rì)的意思:指日夜交替,时间不停止的意思。
人和(rén hé)的意思: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融洽。
圣女(shèng nǚ)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女子。
疏剔(shū tī)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疏忽、粗心大意。
唐捐(táng juān)的意思:指人物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具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无足(wú zú)的意思: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条件
辛巳(xīn sì)的意思:指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有后(yǒu hòu)的意思:有后指事物有了后代或有了继承人。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过安河叠辛巳旧作诗韵》。诗中描绘了乾隆皇帝巡视安河(即濡水)的行程,以及对当地水利设施的关注与改进。诗中提到辛巳年曾有过浚河之举,而今再次巡视,旨在强调持续改善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首句“辛巳过濡水,初命浚濡源”点明了时间与事件,即在辛巳年巡视濡水,并命令进行疏浚工作。接下来,“安东及高阳,仿佛名同传”则提及了与安河相关的地名,暗示了该河流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圣女出易州,实与易水连”一句,可能暗指古代传说中的圣女与易水的关系,以此类比强调安河的重要性。然而,“岁久浸入沙,无足资灌田”揭示了河流因年久失修而淤积的问题,影响了农田灌溉。
“天然利民泽,可使虚渗乾”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珍惜与利用,指出疏浚河流可以恢复其原有的为民造福的功能。“发帑俾疏剔,其功非唐捐”强调了政府投入资金进行水利建设的决心与成效,不会被浪费。
“安河易新名,听予有后言”可能意味着对河流进行命名或重新命名,以纪念这次巡视与改进行动。“虽云善其初,久要宜敬旃”强调了水利工程的长期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最后,“闸坝时脩治,俾毋滥轶川。轮日以输溉,人和可格天”提出应定期修缮闸坝,防止河水泛滥,并通过轮班灌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经过示梗概,所重惟吁年”总结了巡视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强调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呼吁。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水利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以及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
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上方台殿第三层,朝壁红窗日气凝。
烟雾开时分远寺,山川晴处见崇陵。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
莫说城南月灯阁,自诸楼看总难胜。
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
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
冠盖分行列,戎夷变姓名。
礼终齐百拜,心洁尽忠贞。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休运威仪盛,丰年俎豆盈。
不堪惭颂德,空此望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