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辩说(biàn shuō)的意思:指辩论、争辩、辩解等,通过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
当今(d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现在的世界。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过七(guò qī)的意思:指经过七天的时间。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孔林(kǒng lín)的意思:指思想深奥、博学多才的人。
内心(nèi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宽广、深沉如海,意味着心境广阔,情感丰富。
凝望(níng wàng)的意思:专注地注视着某人或某物,不动地看着。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桑海(sāng hǎi)的意思:指茫茫无边的桑树林海,形容茂密繁多的桑树。
王业(wáng yè)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而奋斗,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工作。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孝弟(xiào dì)的意思: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
游从(yóu cóng)的意思:跟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 鉴赏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题为《谒孟子庙》,通过描绘孟子庙周边的环境与历史氛围,表达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敬仰之情。
首联“古殿依邾邑,高山近孔林”,以“古殿”和“高山”象征孟子庙的历史悠久与庄重,同时将之置于“邾邑”和“孔林”的地理环境中,暗含着孟子与孔子思想传承的紧密联系。
颔联“游从齐魏老,功续禹周深”,指出孟子的学说影响了齐、魏等地的老一辈学者,其功绩延续了自大禹、周公以来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孟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颈联“孝弟先王业,耕桑海内心”,进一步阐述了孟子思想的核心——孝悌之道与农耕生活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对社会伦理与自然经济的深刻理解。
尾联“期应过七百,运岂厄当今”,表达了对孟子思想能够超越时代限制,持续影响后世的期待与信心,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当前困境时,孟子思想的指导意义。
最后,“辩说千秋奉,精灵故国歆。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则以“辩说千秋奉”赞颂孟子思想的永恒价值,以及“精灵故国歆”表达对孟子精神的深切敬仰。而“四基冈上柏,凝望转萧森”则以景物描写收尾,既渲染了庙宇周围的肃穆气氛,也寄托了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深深怀念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孟子庙及其所在地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孟子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表达了对这位古代哲人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唐刘氏驻春园
风光去人无咫尺,人有尘劳不相及。
此心既定境从之,雪树霜林亦春色。
刘翁有道久陆沈,十年种树今成阴。
醉乡天地白日永,鶗鴂栗留皆好音。
良辰行乐今已矣,依旧东流泛兰芷。
谁道青春挽不留,鲤庭看取新桃李。
膏车秣马吾将归,誓与清景相追随。
安用苦求三径资,明月常满千家墀。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