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泣昆崙,泣使变清流。
齐客有高蹈,箕山无辍耰。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薄蚀(bó shí)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损坏或削弱。
不恤(bù xù)的意思:不顾、不在乎、不关心
负阻(fù z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阻止或抵抗的力量。
高蹈(gāo d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高尚、超凡脱俗。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嫠妇(lí fù)的意思:指丧偶的妇女。
蚍蜉(pí fú)的意思:比喻力量微小、渺小。
日观(rì guān)的意思:观察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尸祝(shī zhù)的意思:用尸体祭祀
私忧(sī yōu)的意思:指个人的忧虑、烦恼或私人的心事。
琐琐(suǒ suǒ)的意思:琐细繁杂的事情,指琐碎、琐细。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恤纬(xù wěi)的意思:恤纬是一个古代的织布技术词语,指的是在织布时细心纠正纬线的偏差,以保证织物的质量和整齐度。引申为细心纠正错误,关注细节,追求完美。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愚公(yú gōng)的意思:指愚蠢而顽固的人,也指为了大公无私的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人。
宗周(zōng zhōu)的意思:指某种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足己(zú jǐ)的意思:满足自己的欲望或需求,不追求过多的财富或地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创作的《感寓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昔人泣昆仑”,以古代人哭泣昆仑山,使得清澈的河流变浑浊为喻,引出人生的忧虑与变化。接着,“嫠妇不恤纬,琐琐悲宗周”两句,以嫠妇(寡妇)为例子,感叹她因琐碎之事而悲伤,暗指人们往往为小事烦恼,忽略了更广阔的人生意义。
“薄蚀叔辄号,负阻愚公愁”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如月亮被云遮蔽,愚公面对高山的阻隔,都象征着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曾无百年身,浪自遗私忧”提醒人们,生命短暂,不应过分忧虑个人的得失,应该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野马袭日观,蚍蜉控岑楼”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微小的事物与宏大的景象进行对比,强调了个体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目标时的艰难与可能遭遇的挫折。
“齐客有高蹈,箕山无辍耰”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齐客(如颜斶)选择远离尘嚣,箕山(如巢父、许由)则拒绝世俗的束缚,继续耕作,这两者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
“足己不累物,一毛轻九牛”强调了自我满足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比巨大的事物更为重要,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或虚名,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寄言悠悠子,毋贻尸祝羞”是对读者的劝告,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道理,避免在死后留下遗憾或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理想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忧虑,追求内心的真实和平静。
睡馀抛倦枕。忆篆鼎香销,起来慵整。晴光破清冷。
正柳黄梅淡,染金匀粉。茶瓯隽永。
试经行、桐花旧井。
记前回、未绿鸥波,近日燕芹青尽。因省。
春风如旧,人面何归,对时伤景。楼高望迥。
潮有信,雁无准。
任相如多病,沈郎全瘦,都没音尘寄问。
便做无、阿鹊频频,可能睡稳。
说与男儿莫爱身,箪瓢陋巷不为贫。
古来亭士君知否,拚得头颅斫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