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如梦,觉迷一致。秖此深慈,弗休弗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顽空(wán k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固执、执拗,不肯变通。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一致(yī zh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相互符合、相互一致,没有出入或矛盾。
有感(yǒu gǎn)的意思:有所感受或有所触动。
真空(zhē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空气、没有物质的状态,也用来形容没有内容、没有思想的空虚状态。
观音大士(guān yīn dà shì)的意思:指观音菩萨,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无远弗届(wú yuǎn fú jiè)的意思:没有远近之分,遍及各处。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崇高的情感描绘了观音大士的形象与精神。首先,“智绝真空,体应群物”两句,揭示了观音大士智慧超凡,能够洞察宇宙真理,同时其本体与万物相呼应,体现了其慈悲与智慧的合一。
“物岂他物,有感斯通”则进一步阐述了万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当有感应时,观音大士便能通达万物,展现出其普渡众生的大愿力。
“空非顽空,无远弗届”强调了观音大士的智慧并非虚无,而是深邃且无所不至,无论在何处都能显现其慈悲与智慧。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则描绘了观音大士行迹的神秘与自由,其行动不受时空限制,如同风行水上,无迹可寻。
“苦乐如梦,觉迷一致”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认为它们如同梦境般虚幻,而觉悟与迷惑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体现了观音大士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最后,“秖此深慈,弗休弗憩”赞颂了观音大士的慈悲之心,这种慈悲既深且广,永不间断,无时无刻不在为众生祈福。
“是故稽首,观音大士”则是诗人对观音大士的敬仰之情,通过顶礼膜拜,表达对观音大士无上智慧与慈悲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音大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智慧与慈悲,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宗教哲学的韵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观音大士的虔诚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斋中读书·其一
圣人去我远,存者六籍纷。
遗迹非口授,从生观甚勤。
往往一师说,反复万口云。
吾闻《易》蛊象,育德而振民。
苟徇所不屑,戈矛已相因。
前有千年书,后有万载人。
何以立天地,上答君与亲。
愿持白日心,光明照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