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准上人归石经院》
《送准上人归石经院》全文
唐 / 熊孺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旃檀刻像今犹少,白石镌经古未曾

归去更寻翻译寺,前山应遇雁门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ǔnshàngrénguīshíjīngyuàn
táng / xióngdēng

zhāntánxiàngjīnyóushǎobáishíjuānjīngwèicéng

guīgèngxúnfānqiánshānyìngyànméns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翻译(fān yì)的意思:将一种语言或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或文字。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刻像(kè xiàng)的意思:形容描绘得非常逼真,像真实一样。

门僧(mén sēng)的意思:指那些虽然没有出家,但对佛教非常了解,懂得佛法的人。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旃檀(zhān t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威风凛凛,也可形容事物的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雁门僧(yàn mén sē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也可用于形容善于应对困境的人。

注释
旃檀: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于制作佛像。
白石:洁白的石头,古代用来刻写经文。
镌经:在石头上刻经文。
古:古代。
未曾:从未。
翻译
旃檀雕刻的佛像如今已不多见
古代用白石刻经从未间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创作的《送准上人归石经院》,通过对比旃檀刻像与白石镌经的稀有,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归去更寻翻译寺”一句,展示了准上人的学术追求和对佛法的探索,而“前山应遇雁门僧”则描绘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与宗教生活的交融。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对佛教知识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熊孺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山水宗教画卷。

作者介绍

熊孺登
朝代:唐   籍贯: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   生辰:806—820

熊孺登,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人,约唐宪宗元和(806—820)前后在世。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熊孺登》、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猜你喜欢

题扇二十四首·其八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

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0)

题扇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暂脱尘埃污履絇,白云坐看起天隅。

笋梢解箨摇新翠,为作麾幢执万夫。

(0)

谢钱处和惠握青瓜

暑气侵凌坐起难,忽颁一握满雕盘。

起尝顿觉烦蒸去,熨齿甘香碧玉寒。

(0)

和苏养直题孙郎中扶疏堂二首·其二

马上看花梦里莺,自怜行路每劳生。

道人犹说未自在,且是扶疏堂上行。

(0)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太上皇帝初举酒用蟠桃之曲

结根阆苑,登实瑶池。红云骈艳,瑞露含滋。

味参石髓,名配松脂。王母一笑,河水涟漪。

(0)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六

避暑深宫消永昼,函风广殿起凉秋。

宸心未惬高明适,志在山东二百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