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宣 风 寺 壁 间 韵 宋 /胡 寅 客 梦 到 何 许 ,南 山 桃 李 园 。未 能 忘 蜡 屐 ,何 意 谒 金 门 。原 举 汉 三 杰 ,尽 戡 周 陆 浑 。虎 皮 包 剑 戟 ,农 务 看 村 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虎皮(hǔ pí)的意思:形容外表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内里虚弱无力。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客梦(kè mèng)的意思:指客人做梦,也可以表示心中的所愿望。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李园(lǐ yuán)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所或地方。
陆浑(lù hún)的意思:指地势平坦,没有山丘、河流等地形特征。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农务(nóng wù)的意思:指农田的耕种和农作物的管理。
皮包(pí bāo)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有价值,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的东西。
三杰(sān jié)的意思:指三位杰出的人物,通常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表现出色的三个人。
山桃(shān t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表面美丽,实际上却没有内在价值或实用性。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 注释
- 客梦:游子的梦境。
何许:何处,哪里。
南山:南方的山。
桃李园: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田园或隐居之处。
未能:没有能够。
蜡屐:用蜡擦亮的木屐,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
金门:这里指朝廷或显赫之地。
汉三杰:指汉朝的张良、萧何、韩信三位名臣。
周陆浑:泛指动荡不安的时代或地方。
虎皮:象征勇猛和权威。
剑戟:古代兵器,代表军事力量。
农务:农业事务,指关心民间生活。
- 翻译
- 我在梦中游历到了哪里,来到了南山的桃李花丛。
我并未忘记那双擦亮的木屐,却没想到会来到这金门之地。
希望能推荐汉代的三位杰出人物,平定像周陆浑那样的乱世。
身上披着虎皮包裹的剑戟,我在每个村庄都关注着农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和宣风寺壁间韵》,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首句“客梦到何许”表达出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却游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不知所至。接着,“南山桃李园”暗示了宁静美好的田园景象,寓含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未能忘蜡屐”暗指诗人虽然身在尘世,但仍然怀念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如同古人穿着木屐漫步田间。“何意谒金门”则表达了对仕途的无意,更倾向于与自然为伍,不求显赫地位。
“愿举汉三杰”借用汉代名臣张良、萧何、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他们辅佐明主,实现治世理想。“尽戡周陆浑”进一步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期盼,以古代乱世英雄陆浑的历史背景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最后两句“虎皮包剑戟,农务看村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剑戟象征着武力和权力,被虎皮包裹,暗示其虽有抱负,但仍愿意放下,专心于农耕,过上平静的乡村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九日晚赋
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
风经树杪声初紧,月入门扉影正方。
一世不知谁后死,四时可爱是新凉。
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
韩干三马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
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
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未动心先驰。
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鬣真权奇。
圉人顿辔屹山立,未听决骤争雄雌。
物生先后亦偶尔,有心何者能忘之。
画师韩干岂知道,画马不独画马皮。
画出三马腹中事,似欲讥世人莫知。
伯时一见笑不语,告我韩干非画师。
书郭熙横卷
凤阁鸾台十二屏,屏上郭熙题姓名。
崩崖断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攲倾。
黄散给舍多肉食,食罢起爱飞泉清。
皆言古人不复见,不知北门待诏白发垂冠缨。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岩头古寺拥云木,沙尾渔舟浮晚晴。
遥山可见不知处,落霞断雁俱微明。
十年江海兴不浅,满帆风雨通宵行。
投篙椓杙便止宿,买鱼沽酒相逢迎。
归来朝中亦何有,包裹观阙围重城。
日高困睡心有适,梦中时作东南征。
眼前欲拟要真物,拂拭束绢付与汾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