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放(ān fàng)的意思:将物品或人安置好,使其处于适当的位置。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发扬(fā yáng)的意思:指发扬光大,使优良的品质或传统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推广。
旧书(jiù shū)的意思:指陈旧的书籍,也用来比喻过时的观念或知识。
门士(mén shì)的意思:门士指的是门下学生,也可指门徒、学生。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遂亡(suì wá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突然消失或毁灭。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望重(wàng zhòng)的意思: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重。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吾党(wú dǎng)的意思:指自己所属的党派或团体。
贤望(xiá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对有才德的人寄予期望和希望。
伊洛(yī l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渊微(yuān wēi)的意思:形容深奥微妙,涵义深远。
- 注释
- 伊洛:伊水和洛水,古代中国的两条重要河流。
渊微:深奥微妙的道理。
发扬:传播发扬。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贤望:贤能的声望。
西观:西部的藏书阁或图书馆。
旧书藏:古老的书籍收藏。
吾党:我们这一派系。
斯文:指文化和学术。
宁复:哪里还会有。
门士:弟子,门生。
恸:悲痛。
新冈:新的陵墓,暗指去世。
- 翻译
- 我曾在伊水和洛水边亲耳聆听大道,深奥的道理依赖于人们的传播发扬。
东吴之地的贤人声望极高,古老的书籍在西部的藏书阁中珍藏。
我们的群体将何处安身,这深厚的文化难道真的会消亡?
宏大的气象何时能再见,门徒们在新的陵墓前悲痛哀悼。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邦弼所作,名为《挽王信伯先生(其一)》。诗中的语言典雅,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尊崇之情。
"伊洛亲闻道,渊微赖发扬"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学问深厚、品德高尚的赞誉,其中“伊洛”指的是古代哲人伊尹、洛阳的周公旦,他们以智慧和仁德著称。"渊微"形容道理深奥微妙,"赖发扬"则表示后世仰赖其学说与精神得以传承。
接下来的"东吴贤望重,西观旧书藏"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的学问之广博和对古籍的珍视。"东吴"通常指代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这里借指南宋文化教育中心;"西观"则可能是指某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或学府,强调逝者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
"吾党将安放,斯文岂遂亡"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去世后,他们共同所属的学术团体可能会因此而受损害、学问传承出现断裂的担忧。"斯文"指的是逝者的文章和学说,"岂遂亡"则是担心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逝者一起消失。
最后两句"堂堂宁复见,门士恸新冈"抒发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以及对逝者墓地的描绘。这里的“堂堂”形容逝者的声望和学问,"宁复见"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再次见到逝者的愿望,但却是不可能实现的悲凉;"门士恸新冈"则描绘了逝者墓地的凄凉景象,以及其门生(即学生)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学问和品德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可能中断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