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苞苴(bāo jū)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谨慎、小心,不敢放肆。
博塞(bó sā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现得非常鲁莽、冒失或粗心大意。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痴儿(chī ér)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人迷恋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酬酢(chóu zuò)的意思:回报恩情,报答别人的好意
斗酒(dǒu jiǔ)的意思:指饮酒比赛或酒量较量。
贩客(fàn kè)的意思:贩卖人口、拐卖人口
分庭(fēn tí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地位相当,平等对待,不分上下。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佛珠(fó zhū)的意思:佛珠是指佛教徒念诵佛经时所使用的念珠。比喻行为端正,品质高尚。
官家(guān jiā)的意思:指官府、政府机关。
何辜(hé gū)的意思:表示无辜受冤,冤屈无处申诉。
欢娱(huān yú)的意思:欢乐和快乐。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娇子(jiāo zǐ)的意思:指娇气、娇柔的人,也可以指娇生惯养的子女。
金章(jīn zhāng)的意思: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膜拜(mó bài)的意思:表示极度敬仰、崇拜、佩服。
前此(qián cǐ)的意思:前一次,以前的某个时刻或某个事件。
青蚨(qīng fú)的意思:指年轻人或年轻一代的人。
权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权势门第,指有权力和地位的家族或家门。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入谒(rù yè)的意思:指拜访上级或名人,表示对尊贵地位的敬重。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士儒(shì rú)的意思:士儒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儒家学问的人。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屠儿(tú ér)的意思:指残忍无情的人,也可指行凶杀人的凶手。
枉直(wǎng zhí)的意思:枉直指的是行为或言辞不得要领,不得其法,不中肯,没有实际效果。
无殊(wú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或差异
下堂(xià táng)的意思:指下台、退下,表示官员离开官场或辞去职务。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易于(yì yú)的意思:非常容易,像翻手的动作一样简单易行。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纡青(yū qīng)的意思:纡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仪态庄重、举止高雅。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翻译
- 过去的江山景色并无不同,唯有人事变迁令人叹息。
权贵之家纷繁复杂,贿赂公行,商贾小贩也穿戴华丽。
僧侣信徒膜拜佛陀,无知孩童和娇嫩女子不识字。
人们沉迷于妓院赌博寻欢作乐,官员对低级官吏傲慢无礼。
身披道袍手戴佛珠的僧人,每年进见官府却轻易如故。
一杯斗酒虽清淡却醇厚,他们以字为敬,互相称呼。
官家的孩子无辜何罪,是非曲直全凭金钱决定。
十八年前的事情已成过往,我写这首诗只为一笑,你可明白?
- 注释
- 昔:过去。
殊:不同。
权门:有权势的人家。
屠儿贩客:商贩。
浮屠:佛陀。
识书:识字。
淫坊博塞:妓院赌博。
老胥:低级官吏。
身裹道衣:身穿道袍。
易于:轻易。
斗酒:一大杯酒。
偃蹇:傲慢。
元何辜:有何罪过。
青蚨:代指金钱。
此事无:已成往事。
一笑:一笑置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于世态的感慨与批判。诗中的"江山入眼昔无殊"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平淡看待,转而关注于"只有人事堪嗟歔",暗示作者对于社会人情变化深有感触。
接着,"权门杂沓行苞苴"一句描绘了官场中权贵之家门庭若市的繁华,而"屠儿贩客纡青朱"则讽刺了一些不学无术之人依靠权力和财富来装扮门面,表面光鲜实质空虚。
在下一联"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中,作者通过对佛教礼节的描写,批评了一些人只知膜拜而不求甚解,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某种形式主义和迷信现象。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一段,则是对那些官员在私宅中纵情声色、挥霍钱财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反映出官员与士人之间的矛盾。
诗中的"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更倾向于追求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两句"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描绘了一种宴席间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情景,可能是对当时士大夫生活的一种反映。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一句,则表达了对于权贵子弟不务正业,只知依仗父兄之势力求不正之利的讥讽。
最后两句"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则是作者自我回顾,这些种种世态人情在十八年前并不存在,是他所亲见的变迁。末了以"作诗一笑君应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似乎是在对读者说,这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太过在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批判,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世态变迁、官场腐败以及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呜呼行为闽寇屡动州郡无兵而作
君不见熙宁宰相经纶苦,不肯养兵累神武。
多时州郡罢招军,欲责耕民为战伍。
诏书一日下九天,守令宣布周乡田。
十家嗟吁百家和,父子握手悲残年。
干戈不与锄耰杂,此道几回轮历甲。
未能井牧似三王,何用匆匆谋混合。
舆情有幸闻旒扆,敛鼓收旗防怨谤。
尔来下国稍自安,其奈兵防已颓毁。
大城有兵不千百,小城更少几许力。
一夫窃发数县惊,坐恐饥癯皆盗贼。
承平久矣称繁富,儒生枉被高谈误。
同声敷奏尽哀矜,引手施行皆耗蠹。
居不得宁辑,财安能充裕。
呜呼,争得略如开元姚宋之民人,万里东南开夜户。
《呜呼行为闽寇屡动州郡无兵而作》【宋·吕南公】君不见熙宁宰相经纶苦,不肯养兵累神武。多时州郡罢招军,欲责耕民为战伍。诏书一日下九天,守令宣布周乡田。十家嗟吁百家和,父子握手悲残年。干戈不与锄耰杂,此道几回轮历甲。未能井牧似三王,何用匆匆谋混合。舆情有幸闻旒扆,敛鼓收旗防怨谤。尔来下国稍自安,其奈兵防已颓毁。大城有兵不千百,小城更少几许力。一夫窃发数县惊,坐恐饥癯皆盗贼。承平久矣称繁富,儒生枉被高谈误。同声敷奏尽哀矜,引手施行皆耗蠹。居不得宁辑,财安能充裕。呜呼,争得略如开元姚宋之民人,万里东南开夜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467c6a73052dc8936.html
乌翩翩行
乌翩翩,鱼漉漉,陂湖漫漫浮穷肉。
贫民疫死尸且坏,冢儿忍看熏墙屋。
桐棺一寸无钱置,亦可裸埋难乞地。
绳挛箦载肩负?,暮夜间关来此弃。
哀号数声泪淋沥,归掩柴荆邻寂寂。
官家政令如文王,日月不为盆下光。
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其三
手把齐民种莳书,莎衫台笠事耘锄。
夏栽醉竹馀千个,春粪辰瓜满百区。
早秫旋舂尝曲药,新粱炊熟自樵苏。
日西杖屦行山口,招得邻丁作饮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