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出 差 还 茂 州 宋 /李 新 深 入 不 毛 何 所 负 ,不 妨 老 子 解 痴 顽 。九 峰 自 积 十 年 雪 ,八 国 犹 遗 六 诏 蛮 。楸 带 绿 垂 蚯 蚓 直 ,苔 衣 翠 滴 鹧 鸪 斑 。山 前 人 事 如 麻 麦 ,却 忆 孤 城 日 日 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毛(bù máo)的意思:形容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庄稼;比喻事物没有成效,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痴顽(chī wán)的意思:形容人迟钝愚蠢,不肯接受劝告或改变。
翠滴(cuì dī)的意思:形容翠绿的颜色非常鲜艳。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九峰(jiǔ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层峦叠嶂。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六诏(liù zhào)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发布的六道诏书,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泛指有权力者颁布的命令或规定。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蚯蚓(qiū yǐn)的意思:指人贪图小利,不思进取,缺乏上进心和勇气。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深入(shēn rù)的意思:深入指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入地了解或探索某个领域或问题。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苔衣(tái yī)的意思:指长期不洗不换的衣服,比喻长期不变、不更新。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鹧鸪斑(zhè gū bān)的意思:形容文采斑斓,多彩多姿。
- 翻译
- 深入荒芜之地有何罪过,就让我这老者解开愚顽的心结。
九年积累的九座山峰覆盖着厚厚的雪,八个王国遗留的还是六诏时代的蛮族。
楸木制成的带子挂着绿色,像蚯蚓般笔直,苔藓铺满的衣物上斑驳如鹧鸪的羽毛。
山前的人事纷繁如麻和麦子,却只能回忆起那座孤城每日的闲适生活。
- 注释
- 不毛:荒芜贫瘠的土地。
老子:诗人自谦或指代老者。
痴顽:固执或顽固的心境。
九峰:形容山峰众多。
六诏蛮:古代云南地区的六个部落,这里泛指蛮族。
楸带:用楸木制成的带子。
蚯蚓直:形容带子笔直如蚯蚓。
鹧鸪斑:形容苔藓斑驳,如鹧鸪羽毛上的斑点。
人事如麻麦:比喻人事繁多,如同麻和麦粒一样密集。
孤城:孤立的城市,可能暗指诗人身处的环境。
日日閒:每日悠闲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林,对于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渴望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积雪、绿色垂挂的苔藓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情怀。
诗中“深入不毛何所负,不妨老子解痴顽”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看破与超越,愿意像古代哲学家老子那样,以智慧和淡定来对待世间纷争。接下来的“九峰自积十年雪,八国犹遗六诏蛮”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积雪和远古遗留的文化象征的描述,强化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楸带绿垂蚯蚓直,苔衣翠滴鹧鸪斑”两句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通过对植物生长和小动物活动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山前人事如麻麦,卻憶孤城日日閒”则是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回响,表达了一种对过往记忆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宁静与超然世俗的理想生活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鸿门会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拔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