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杖屦,直将和气儿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峨冠(é guān)的意思:指戴着高高的帽子,象征显赫的地位或高贵的身份。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国士(guó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人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立谈(lì tán)的意思:指立即能够展开对话或辩论的能力,也指能够立即谈论某个问题或主题。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士风(shì fēng)的意思:指士人的风度和品质。

谈丛(tá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谈论某个问题或话题时,大家的意见纷纭,互不一致。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坡先生的形象与人格魅力。首句“峨冠正笏立谈丛”以“峨冠”和“正笏”形象地展现了东坡先生的仪态庄重,即使在人群中也能自成一格,引人注目。接着,“凛凛群惊国士风”则通过周围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东坡先生作为国士的威严与影响力,让人感受到他的非凡气质。

后两句“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则进一步展示了东坡先生的亲民形象。他不拘泥于官场的礼仪,而是以葛巾和杖屦这样的朴素装扮,亲近民众,尤其是儿童,以和煦的态度与他们交流。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使得东坡先生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文人兼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对社会各阶层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东坡先生的外在形象,更深入地揭示了他的内在品质和人文精神,展现出一个既高洁又亲和的君子形象。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奉和纤纤诗

两头纤纤绮上纹。半白半黑鹪翔群。

腷腷膊々乌迷曛。磊磊落落玉石分。

(0)

杨花曲三首·其三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

春人心生思,思心长为君。

(0)

白雪诗

翩若圭屑,晰如瑶粒。

(0)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五巫山高篇

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

崇岩冠灵林冥冥。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

洪波迅澓。载折载停。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

在昔阳九皇纲微。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力战而虐民。鲜不颠坠。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尔巴子无放肆。

(0)

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

逆虏乱疆场,边将婴寇仇。

坚城效贞节,攻战无暂休。

覆沈不可食,离机难复收。

势谢归途单,于焉见幽囚。

烈烈制邑守,舍命蹈前修。

忠臣表年暮,贞柯见严秋。

楚庄投袂起,终然报强仇。

去病辞高馆,卒获舒国忧。

戎事谅未殄,民患焉得瘳。

抚剑怀感激,志气若云浮。

愿想凌扶摇,弭旆拂中州。

爪牙申威灵,帷幄骋良筹。

华裔混殊风,率土浃王猷。

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0)

来罗·其四

白头不忍死,心愁皆敖然。

游戏泰始世,一日当千年。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