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灯非草爇,亦非以膏滋。
又非似瓶贮,亦非似盘擎。
暂发俄即退,终亦不可得。
以至五六辈,亦复五六种。
目有昏明异,月亦分昏明。
何独不见我,总不知所见。
悲悔(bēi huǐ)的意思:悲痛后悔。
遍满(biàn mǎn)的意思:遍满表示充满、遍及或覆盖全面的意思。
并处(bìng chǔ)的意思: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情况或状态同时存在或共同发生。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幸(bù xìng)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情况,表示不幸遭遇或不幸的命运。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当空(dāng k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权力被剥夺,失去控制或失去影响力。
发心(fā xīn)的意思:指产生决心、下定决心。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光相(guāng xiāng)的意思:指光线相互映照,互相辉映的景象。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河沙(hé shā)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多指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
何独(hé dú)的意思: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慧光(huì guāng)的意思:指明智的光芒,比喻聪明的才智。
悔心(huǐ xīn)的意思:指后悔心情深重,懊悔不已。
昏明(hūn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交替出现,形容事物变化无常或时局动荡。
灵府(líng fǔ)的意思:灵府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神仙的居所。
眉睫(méi jié)的意思:形容非常近,非常亲近。
目眚(mù shě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启发(qǐ fā)的意思:启发指引人们的思维,激发灵感或理解力。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沙界(shā jiè)的意思:指沙漠地区,也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无目(wú mù)的意思:没有目标或方向。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寻丈(xún zhàng)的意思:寻找丈夫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岩谷(yán gǔ)的意思:岩石峡谷间的深谷。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以至(yǐ zhì)的意思:甚至,到了…的程度
一境(yī jì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态统一、一致。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独不见(dú bú jiàn)的意思:独特的事物或情况,很少见到或很难找到
智慧光(zhì huì guāng)的意思:指智慧之光,比喻聪明才智出众。
这首《圣灯偈》由宋代诗人王质创作,通过描绘“圣灯”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中以“圣灯”为喻,探讨了个体认知、心灵状态与外界世界的关系。
首先,“是灯非草爇,亦非以膏滋。”开篇即以“圣灯”与传统意义上的火烛进行对比,强调其非凡性,不是人为点燃,也不是油脂燃烧的结果,暗示着“圣灯”拥有超越物质世界的内在光芒。
接着,“自灵府踊出,眼界现光辉。”“灵府”指人的内心深处,这里形容“圣灯”源自内心的光明,照亮了眼界的视野,象征着心灵的觉醒和智慧的启迪。
“随高下岩谷,以至杳霭外。”描述“圣灯”的光芒能够穿透不同的环境,无论是在高山峡谷还是在幽远之处,都能显现其光辉,寓意着真理和智慧不受限制,能够触及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祈近眉睫,倏出寻丈间。”进一步说明“圣灯”的力量可以瞬间显现于眼前,强调其即时性和直接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会。
“二人或并处,所见各一境。”通过对比不同人在同一环境下所见的不同景象,暗示了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以及主观意识对感知的影响。
“以至五六辈,亦复五六种。”继续扩展这一主题,指出在更大范围内,人们的认知和体验更加多样,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心如人面,是灯亦如之。”将“人心”比作“人面”,强调了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特性,同时也将“圣灯”与之对应,表明真正的智慧和光明是独一无二的。
“譬如有目人,皆见当空月。”通过比喻,说明即使在相同条件下,人们也能看到相同的景象,但因个人差异,所见之景可能有所不同,强调了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目有昏明异,月亦分昏明。”进一步阐述,即使面对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不同,所感受到的也有所差异,这体现了认知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或有目眚者,随眚作光相。”指出存在视力障碍的人,他们的感知会受到限制,如同他们所见的“光相”也受到自身条件的局限。
“不幸无目者,元未尝有月。”强调对于那些完全失去感知能力的人来说,他们无法体验到月光的存在,以此隐喻某些人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条件或经历而无法理解或体验到某些真理或美好。
“大智慧光明,遍满河沙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大智慧和光明的赞美,认为它们无所不在,遍布整个宇宙,强调了智慧和光明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整体而言,《圣灯偈》通过“圣灯”这一意象,深刻探讨了个体认知、心灵状态与外界世界的关系,以及真理、智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河干唤渡,向同侪、村馆索浮大白。
直令狂奴横醉眼,画出江东笨伯。
衣上沾霜,榻边留月,骨与酸风敌。
莫谈往事,大非旧日胸臆。
久矣付与浮云,皆缘计早见,弹求鸮炙。
此际徒然言亦耻,冷彻神魂如雪。
枕藉三更,梦寻一觉,鼓柝声偏急。
依依不寐,空阶冷翠堪拾。
十里扬州,郭点点、绿波鸥鹭。
蓦牵情、廿四桥头,望断许多烟树。
杜宇叫残归国梦,浮萍化尽垂杨絮。
笑无端日月,底事催来催去?
遥忆当时,都成往事,无复星河渡。
理愁肠、万结千回,人在桃花深处。
想山窗、茗碗炉烟,和春日、怀人诗句。
更消魂,执手亭前,百花围护。
此时此际,又满院春光,可尝閒步。
怕料峭风寒,体甚支离,衣须轻素。
红豆频抛,青眸未改,故人别久应心顾。
难在到、隋堤烟雨路。
令人吊古,玉勾斜上荒邱,尽是美人香墓。
伤心难说,流水行云,缥缈浑无据。
更是春风绿柳,楚楚凄凄,忙忙梦梦,丝丝缕缕。
金屋难成,玉簪空在,何当消受青灯下,醉酕醄、仔细窗前觑。
可怜今夜孤身,梦断青魂,泪成红雨。
《莺啼序.邗江述旧,用陈检讨韵、》【清·潘西凤】十里扬州,郭点点、绿波鸥鹭。蓦牵情、廿四桥头,望断许多烟树。杜宇叫残归国梦,浮萍化尽垂杨絮。笑无端日月,底事催来催去?遥忆当时,都成往事,无复星河渡。理愁肠、万结千回,人在桃花深处。想山窗、茗碗炉烟,和春日、怀人诗句。更消魂,执手亭前,百花围护。此时此际,又满院春光,可尝閒步。怕料峭风寒,体甚支离,衣须轻素。红豆频抛,青眸未改,故人别久应心顾。难在到、隋堤烟雨路。令人吊古,玉勾斜上荒邱,尽是美人香墓。伤心难说,流水行云,缥缈浑无据。更是春风绿柳,楚楚凄凄,忙忙梦梦,丝丝缕缕。金屋难成,玉簪空在,何当消受青灯下,醉酕醄、仔细窗前觑。可怜今夜孤身,梦断青魂,泪成红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967c6b18cd24d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