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暴强(bào qiáng)的意思:非常强大,力量超出寻常
长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久存在,长期保持
齿角(chǐ jiǎo)的意思:指牙齿和角,形容锋利的武器或有威胁的势力。
翠鸟(cuì niǎo)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德誉(dé yù)的意思:指声誉卓著,德行高尚,备受赞誉。
反相(fǎn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或发展与原来相反或相反的方向。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贵德(guì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节士(jié shì)的意思:指人们保持节操和忠诚的品质。
兰蕙(lán huì)的意思:指芬芳美丽的花草,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情出众的女子。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彭聃(péng d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谦逊和有礼貌。
犬羊(quǎn yáng)的意思:指狗和羊,比喻人民和官吏。
柔弱(róu ruò)的意思:形容柔弱、脆弱、不坚强。
适用(shì yòng)的意思:适合使用,适合应用。
万生(wàn shēng)的意思:生命无边,众多无数。
微细(wēi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微小。
犀象(xī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稀少珍贵,非常罕见
相伤(xiāng shāng)的意思:相互伤害,互相伤害。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志节(zhì jié)的意思:指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自戕(zì qiāng)的意思:自我杀害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方孝孺创作,名为《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的第五首。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探讨了生命、道德与声誉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
首先,诗的前四句“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通过翠鸟和犀牛大象的象征,表达了个体在追求自我保护或展现自身力量时,往往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主题。翠鸟以羽毛自伤,犀牛大象因牙齿和角而亡,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性和自我毁灭的倾向。
接着,“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这一句深化了上述观点,指出无论生物大小,都可能因为某种特质而受到伤害,强调了适应性与相互影响的复杂性。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通过犬羊和虎豹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力量与生存的关系。柔弱的犬羊因自身的弱点而死亡,而强大的虎豹则可能因过度的力量而遭遇危险,暗示了力量与生存之间微妙的平衡。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这一句将长寿与早逝进行对比,指出寿命的长短并非决定生死的关键,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声誉(“所贵德誉光”)。
最后,“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强调了在众多生命中,只有那些拥有高尚品德和光辉声誉的人才能真正被记住和尊敬。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表明了诗人对古代有志气、有节操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能够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以萧艾(低劣的植物)与兰蕙(高雅的植物)作比,说明即使在恶劣环境中,高尚的品质也能绽放出光彩,如同兰蕙在萧艾丛中依然能散发出芳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道德与声誉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体现了方孝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