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耳畔(ěr pàn)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近,几乎贴在耳边。
飞盖(fēi gài)的意思:形容飞速奔驰、迅疾如飞。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林麓(lín lù)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地,形容景色优美、生态繁茂。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人性(ré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本性,也指人的品性、品质。
上白(shàng bái)的意思:指人行为高尚、品德纯洁,不染世俗之恶。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脱簪(tuō zān)的意思:摘下头上的簪子,指失去官职或地位。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簪组(zān zǔ)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梳理整齐,组织得当。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理想与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首句“野人性似修行僧”,以“野性”与“修行僧”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隐士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个性,如同修行僧侣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接着,“长愿幽居近林麓”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于自然环境的偏爱,希望能在幽静的山林间度过余生,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南迁无计脱簪组,西归谁为栽松竹”两句,表达了隐士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与挣扎。无论是南迁还是西归,都无法摆脱官场束缚与世俗纷扰,内心渴望的自由生活似乎遥不可及。然而,即便如此,隐士依然怀揣着希望,期待着能够回归自然,亲手栽种松竹,营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鸣玉”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白云比作轻盈的车盖,清泉比作悦耳的玉声,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也寄托了他对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向往。
最后,“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两句,以洛川的繁华景象反衬出隐士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尽管洛川作为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充满了文化气息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冠盖林),但隐士更愿意追求一种更为纯粹、自由的生活方式——如同黄鹄般高飞远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辙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由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贞烈篇
东治钟灵粹,三山閟幽贞。
女出林氏门,礼训自性成。
蚤受聘于陈,待年犹未行。
夫倏苕荣凋,女敢爱其生。
穗帷不可望,鞶丝空复情。
罗静岂慕烈,翟素宁希名。
谷也莫共室,窆可同佳城。
从容求吾志,一死冰霜明。
宴娭并云盖,姚裔飞霓旌。
春兰更秋菊,终古歌怀清。
出都门作二首·其二
猗彼汶上篁,移植来蓟丘。
峄阳孤生桐,托根河中洲。
何异岩峦姿,一顾蒙恩庥。
风云幸值遇,七载瞻宸旒。
日趋金马门,亦点铜龙楼。
霄汉翱以翔,改秩陪京游。
俶装辞密亲,分镳盻良俦。
别促思方始,一日诚三秋。
南曹孰云远,浅薄固所忧。
岂不恋禁闼,宣力宁易酬。
黾勉就长路,夷犹戒鸣驺。
君其惠前绥,慰我行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