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天台郑道士》
《赠天台郑道士》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霞杯为奏阮咸曲,怅望十年水烟

闻过东嘉看雁荡,野云留宿话翛然。

谭诗忽见蒋云出,今去洞庭衡岳前。

能说鍊师神不老,识全元是赤城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东嘉(dōng jiā)的意思:指东方的美好景色或东方的佳人。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留宿(liú sù)的意思:指在外过夜,不返回自己的住所。

阮咸(ruǎn xi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文雅、优美。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霞杯(xiá bēi)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令人向往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以赠予天台郑道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首句“霞杯为奏阮咸曲”,以“霞杯”象征道士的法器或某种神秘的仪式,通过演奏阮咸曲,暗示了道教音乐的美妙与超凡脱俗。接着,“怅望十年湖水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凝望,湖水之烟则增添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闻过东嘉看雁荡,野云留宿话翛然”两句,描绘了诗人前往东嘉、雁荡山的旅程,途中与野云相伴,共同谈论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翛然”一词,形容了那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谭诗忽见蒋云出,今去洞庭衡岳前”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游历与思考。在与蒋云的交谈中,诗人或许得到了新的启示或感悟,决定继续前往洞庭湖与衡山,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

最后,“能说鍊师神不老,识全元是赤城仙”两句,表达了对道士郑的敬仰之情。鍊师神不老,意味着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赤城仙,则象征着道士修炼成仙的理想境界。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不仅赞美了道士的修行之道,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道家文化的探讨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
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
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
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0)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
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还思谢病吟归去,同醉城东桃李花。

(0)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
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
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
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0)

始发鄂渚寄表臣二首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
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
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
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0)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0)

杂曲歌辞·抛球乐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