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古制(gǔ zhì)的意思:古代的制度、风俗或规矩。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散帙(sàn zhì)的意思:指解散、散开。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行尘(xíng chén)的意思:行走的尘土,比喻人的行动、事业或声誉等。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竹坞(zhú wù)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清修自守的生活方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居所环境与生活情态,充满了宁静淡雅的气息。首句“隐君读书处,门巷少行尘”点明了地点,隐士的住所远离尘嚣,门前小径少有人迹,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竹坞琴邀月,花林鸟近人”两句,通过竹林、琴声、月亮、花丛和飞鸟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然和谐与闲适自在。竹林中,琴声似乎在邀请明月共奏,花丛间,鸟儿仿佛与人亲近,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衣冠犹古制,泉石是南邻”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衣着依然遵循古代的样式,说明他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而“泉石是南邻”,则暗示着他的居所靠近山水,与自然紧密相连,生活充满了清泉、岩石带来的宁静与美感。
最后,“散帙多闲日,休嫌问字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散帙,即打开书卷,意味着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阅读时间;“多闲日”强调了生活的悠闲与从容;“休嫌问字频”则是对来访者频繁询问的宽容与接纳,体现了隐士乐于交流、分享知识的品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邵隐君所居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也传达了其生活哲学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红叶
无处不飘扬,高楼临道旁。
素娥前夕月,青女夜来霜。
宿雨随时润,秋晴著物光。
幽怀长若此,病眼更相妨。
蜀纸裁深色,燕脂落靓妆。
低丛侵小阁,倒影入回塘。
谢朓留霞绮,甘宁弃锦张。
何人休远道,是处有斜阳。
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
晚风生旅馆,寒籁近僧房。
桂绿明淮甸,枫丹照楚乡。
雁疏临鄠杜,蝉急傍潇湘。
树异桓宣武,园非顾辟疆。
茂陵愁卧客,不自保危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