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董子元移居次张月鹿韵二首·其一》
《赠董子元移居次张月鹿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之子修士悠然大隐情。

移居避乱习静逃名

庭有鸣阴鹤,林多求友莺。

通家忝窃,羡尔著书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乱(bì luàn)的意思:躲避危险或困难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忝窃(tiǎn qiè)的意思:以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不足以与他人相比,感到惭愧和羞耻。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习静(xí jìng)的意思:指习惯于安静、寂静的状态,不喜欢喧嚣、繁忙的环境。

修士(xiū shì)的意思:修身:修养自身;齐家:管理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天下。表示一个人要先修养自身,然后管理好家庭,再为国家治理,最终达到安定天下的境界。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隐情(yǐn qíng)的意思:指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不为人所知或隐瞒起来。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清修之士董子元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之子清修士,悠然大隐情”开篇,直接点出了董子元的高洁品性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接着,“移居原避乱,习静为逃名”两句,既表达了董子元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原因,也暗示了他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

“庭有鸣阴鹤,林多求友莺”描绘了董子元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象,鹤鸣林间,莺歌庭中,生动展现了隐居之地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喻了董子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平和。

“通家真忝窃,羡尔著书成”则表达了诗人对董子元的敬佩之情。诗人自谦为“通家”,实则表达了对董子元深厚学识和成就的羡慕,尤其是对董子元能够完成著作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子元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敬仰。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明山楼即事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

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

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

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0)

雪后孤山

断碑孤冢树苍苍,鹤自飞归道士房。

春在梅花寻不见,满山残雪只闻香。

(0)

荷花

吴姬一曲采莲歌,回首秋风卷碧波。

翠盖不能擎雨露,鸳鸯应怨夜寒多。

(0)

董宰见和用韵留别

谩辱君相送,我行非壮图。

客程来又去,人事久如初。

句淡僧能和,泉灵旱不枯。

升高莫怨险,世路尔能锄。

(0)

坡南塘

吁嗟从古行路难,长亭短日天风寒。

舟胶马隤忧欲死,朱门歌舞谁办此。

一朝邂逅荥阳君,首倡开土囊俱倾。

五丁未具饭能几,群毛不集裘安成。

(0)

用前韵

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

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

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

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