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鸣阴鹤,林多求友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乱(bì luàn)的意思:躲避危险或困难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逃名(táo míng)的意思:逃避罪责或名誉的责任。
忝窃(tiǎn qiè)的意思:以自己的能力或成就不足以与他人相比,感到惭愧和羞耻。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习静(xí jìng)的意思:指习惯于安静、寂静的状态,不喜欢喧嚣、繁忙的环境。
修士(xiū shì)的意思:修身:修养自身;齐家:管理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天下。表示一个人要先修养自身,然后管理好家庭,再为国家治理,最终达到安定天下的境界。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隐情(yǐn qíng)的意思:指事情的真相或内情不为人所知或隐瞒起来。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清修之士董子元的隐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之子清修士,悠然大隐情”开篇,直接点出了董子元的高洁品性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接着,“移居原避乱,习静为逃名”两句,既表达了董子元选择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原因,也暗示了他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
“庭有鸣阴鹤,林多求友莺”描绘了董子元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象,鹤鸣林间,莺歌庭中,生动展现了隐居之地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喻了董子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宁静平和。
“通家真忝窃,羡尔著书成”则表达了诗人对董子元的敬佩之情。诗人自谦为“通家”,实则表达了对董子元深厚学识和成就的羡慕,尤其是对董子元能够完成著作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董子元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明山楼即事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
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
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
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董宰见和用韵留别
谩辱君相送,我行非壮图。
客程来又去,人事久如初。
句淡僧能和,泉灵旱不枯。
升高莫怨险,世路尔能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