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路菊花》
《村路菊花》全文
唐 / 崔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不得阳节,虚将满把看。

神仙采掇,烟雨惜彫残。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采掇(cǎi duō)的意思:采集和挑选。

满把(mǎn bǎ)的意思:指数量丰富,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牧竖(mù shù)的意思:指牧竖牛羊,比喻管理和调度下属或部下。

樵童(qiáo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也用来形容年轻力壮的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阳节(yáng jié)的意思:阳节是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节气,也用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状态。

应教(yìng jiào)的意思:应该教导或教训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重阳节(chóng yáng jié)的意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为了尊敬和祝福老年人而设立的。

注释
袅风:微风。
惊:使...惊。
未定:尚未平静。
溪影:溪水倒影。
晚来寒:傍晚的寒冷。
不得:无法。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虚:空。
满把:满手。
看:欣赏。
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采掇:采摘。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彫残:凋零。
牧竖:放牧的孩子。
樵童:砍柴的孩子。
看:看。
应教:应该。
爱尔:爱花。
翻译
微风吹过,我心尚未平静,傍晚的溪水倒映出寒冷的影子。
无法等到重阳节,此刻手中握着的菊花虽满,却徒有其表。
谁会是那神仙,采摘这凋零的菊花?在烟雨中更显得珍惜。
农夫和砍柴的孩子们看着,他们可能会因为爱花而难以割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季村路菊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 这两句表达了初秋时节,微风轻拂,尚不足以撩动心绪,但已能感到凉意渐生,溪水旁边的树影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清冷。

"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 重阳,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重九或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望远、赏菊花、吃糕等习俗。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阳时节的期待和对菊花盛开景象的细腻观察。

"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彫残。" 这两句描写了在烟雾蒙蒙的气氛中,偶尔飘落的小雨让人不忍心去采摘那些尚未完全盛开或已有所损伤的菊花。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永恒之美的意境。

"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村野生活的一幕,牧童和樵夫在观赏菊花,他们或许需要被教育去欣赏这种简单而纯粹的自然之美,因为在忙碌的劳作中,这份闲情逸致并不容易得到。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溪影、菊花、烟雨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温馨且充满生活哲理的村野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场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崔橹
朝代:唐

崔橹,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崔橹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猜你喜欢

爱日·其二

一寸光阴直万钱,况兼妙质与崇年。

睡魔懒祟俱驱去,要与窗驹斗着鞭。

(0)

孟子.具体而微

道体本来无限量,其间细大竞差殊。

只争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绝无。

(0)

咏史·其七诸葛孔明

轲死无传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

拔刀斫石今犹愤,何况当年感激深。

(0)

咏史.杨修

簏中是绢不能知,妄把聪明察色丝。

五等人伦皆扫地,多文好学欲何为。

(0)

石堂·其五

新丰鸡犬路终迷,庐下濂溪非故溪。

造物留人殊过当,终当结屋此云栖。

(0)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四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