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凤 皇 陂 宋 /王 禹 偁 次 公 治 颍 川 ,仁 政 被 一 方 。神 物 不 藏 瑞 ,兹 焉 集 凤 皇 。在 昔 奏 箫 韶 ,舜 庭 来 跄 跄 。西 伯 有 至 化 ,亦 见 鸣 岐 阳 。仲 尼 岂 无 德 ,已 矣 空 悲 伤 。夫 何 刀 笔 吏 ,而 能 致 殊 祥 。我 来 过 荒 陂 ,烟 草 但 苍 苍 。缅 怀 汉 循 吏 ,史 笔 恐 未 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伤(bēi shāng)的意思:心情低落,感到悲痛和伤心。
笔吏(bǐ lì)的意思:指书吏、文书工作人员,也指官吏的下属。
伯有(bó yǒu)的意思:拥有很多财富和权力。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次公(cì gō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正,品德不高尚。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集凤(jí fèng)的意思:指聚集许多才能出众的人。
空悲(kōng bēi)的意思:指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或忧愁。
缅怀(miǎn huái)的意思:怀念并表达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敬意和思念。
鸣岐(míng qí)的意思:指人们争吵不休,争执不下,争论不休的状态。
岐阳(qí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跄跄(q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走路蹒跚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仁政(rén zhèng)的意思:仁政是指以仁爱之心为基础,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的政治方式和治理方法。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殊祥(shū xiáng)的意思:特别吉祥,与众不同的吉祥之兆
未详(wèi xiáng)的意思:未详是指某事物的情况或细节不为人所知或没有详细的说明。
无德(wú dé)的意思:指没有道德、没有品德的人。
西伯(xī bó)的意思:指忠诚、有担当的人。
箫韶(xiāo sháo)的意思: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烟草(yān cǎo)的意思:指烟草的香味或烟雾。也用来比喻一些具有迷人魅力或使人陶醉的事物。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颍川(yǐng chuān)的意思:指辞章文采华美,极富诗意。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至化(zhì huà)的意思:指人的品德修养或学问造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翻译
- 次公治理颍川,仁政恩泽遍地。
神奇之物不隐藏,凤凰在此聚集显祥瑞。
昔日乐曲《箫韶》响,舜帝宫廷舞翩翩。
西伯姬昌有至高的教化,岐山也传来吉祥之声。
孔子难道无美德?只能徒然感伤。
为何文书小吏,却能引来这般非凡吉祥。
我来到这片荒芜的坡地,只见烟草苍茫一片。
遥想汉代循良官吏,史书记载恐怕不够详尽。
- 注释
- 治:治理。
仁政:施行仁爱的政策。
瑞:吉祥的事物。
凤皇:古代象征吉祥的神鸟。
箫韶:古代的音乐名。
跄跄:形容舞蹈轻盈。
西伯:周文王。
岐阳:岐山,周文王兴起之地。
仲尼:孔子。
刀笔吏:古代负责文案的小吏。
荒陂:荒废的山坡。
缅怀:追忆,怀念。
汉循吏:汉代的奉公守法的好官。
史笔:史书的记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历史上仁政之官的怀念和赞美。开篇“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即点出了某位贤能的官吏在颍川地区施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此后“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则是说由于他的善政,使得祥瑞之物——凤凰降临,此地成为吉祥之所。
接下来,“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提到了古代贤君尧舜时期的乐舞,以此比喻颍川之治理得宜。紧接着“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则赞扬了周文王的德政,使得远在西部的伯夷地区也能感受到其影响。
然而,“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之德未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遗憾。随后“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则是对那些通过文治而非武力带来祥瑞的官员表示赞赏。
最后,“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描绘了诗人亲临凤皇陂的情景,该地虽已荒凉,但仍能感受到历史上贤吏遗风。“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循吏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担心这些美好的史实可能在后世的记载中不为人知。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上仁官的赞颂和怀念,以及对现实中的荒凉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历史智慧的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一
古来无英雄,成名半天幸。
唯有诸葛公,事业隆中定。
抵掌话三分,乾坤若悬镜。
后来所设施,一一操券胜。
问其所以然,淡泊兼宁静。
二语足千古,微言阐孔、孟。
姚江误良知,勋业亦相称。
如何后生辈,开口肆讥评。
攻诘到阴私,立心毋乃佞。
我欲扫蜉蝣,万古嚣尘净。
大雅久不作,哇声谁放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