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雨灂灂,风号如斸。有叟有叟,暮投我宿。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
霰雨灂灂,风号如斸。有叟有叟,暮投我宿。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
不惟(bù wéi)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韩娥(hán é)的意思:指人因为怀念故乡而悲伤流泪。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锦段(jǐn duàn)的意思:指文章或演讲的结尾部分,用来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彩段落。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吴姬(wú jī)的意思:指美女。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祥风(xi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吉祥如意,充满喜庆气氛。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吁叹(yù tàn)的意思:表示叹息、惋惜、感叹等情感。
东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全部、全面。也可指物品、事物的全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楚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苦难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感慨。"霰雨灂灂,风号如斸"一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寒冷荒凉的气氛,霜冻交加、风声凄厉,给人以严冬的萧瑟之感。
接着"有叟有叟,暮投我宿"透露出诗人对于归宿的渴望与无奈,这个“叟”字形象地描绘出夜幕降临、行旅者寻找栖息的情景,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随后"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则直接点出了诗歌中所批判的对象——酷吏。诗人通过“吁叹”二字表达出对这种现实的悲哀,同时也道出了自己内心的不平与愤懑。
"如何如何,掠脂斡肉"这一句则是对酷吏残暴行径的强烈谴责。"掠脂斡肉"形象地比喻了他们剥夺民众最后生存之物的残忍行为,使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迫。
接下来的"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则是通过乐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吴姬、韩娥可能是当时的歌女,她们的歌声如同哀伤的诉说,触动了听者内心最深处的痛楚。
"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两位歌女的歌声,传递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悲哀力量,使得听者不禁潸然泪下。
最后"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蝗乎蠈忽,东西南北"则是对酷吏行为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这样的暴行,不仅使得民众流泪,也让他们家破人亡,因此天气也不再温煦,祥瑞之风也消失了。这股荒凉凄清的风,更是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对酷吏的无声谴责。
整首诗通过对酷吏暴行的描述和对民生疾苦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悲哀与批判的社会画卷。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