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石云居诗文》
《得石云居诗文》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尚论只眼平生于此深。

共传迁史笔,谁谅许衡心。

后死亦无恨,斯文未丧今。

遥怜孤子意,山水有知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共传(gòng chuán)的意思:共同传播,共同传承

孤子(gū zǐ)的意思:指没有父母或家人照料的孩子,也可用来形容没有依靠、无助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迁史(qiān shǐ)的意思:指将历史事件或事实歪曲、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谋求私利。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尚论(shàng lùn)的意思:指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看法或评价尚未定论,仍然存在争议或讨论的余地。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只眼(zhī yǎn)的意思:只看到一方面,没有全面的视角和认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得石云居诗文》。诗中表达了对石云居诗文的赞赏与珍视之情。首句“尚论贵只眼,平生于此深”点明了诗人对于石云居诗文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接下来,“共传迁史笔,谁谅许衡心”两句,运用典故,将石云居的诗文比作迁史笔,表达了对其文笔的推崇,同时也暗含了对许衡心的同情与理解,进一步凸显了石云居诗文的价值与内涵。

“后死亦无恨,斯文未丧今”则展现了诗人对石云居诗文传承与价值的肯定,即使石云居已逝,但其诗文并未失去其意义与价值,依然在当今社会中得以流传。最后,“遥怜孤子意,山水有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石云居身后孤独之感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石云居诗文能够得到知音欣赏的期待,暗示了诗文如同山水一般,能够跨越时空,找到共鸣之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石云居诗文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价值坚守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甲午秋作四绝题窗间·其一

驿吏持来郡吏批,丁宁急急趁符移。

儿童骇汗催科急,趣驾元来荷圣慈。

(0)

东阳道中闻杜鹃

万里云山路渺茫,车轮竟日往来忙。

凭君一语成归去,笑杀儿时射四方。

(0)

补史十忠诗·其一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

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

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

黑云来如山,杀气震平楚。

恭惟君父命,封疆以身护。

阖门义不辱,呼卒汝善处。

飞魂随剑光,自已投火去。

天泣鬼神愁,地摇山岳仆。

吾非莒柱厉,敢以死丑主。

正自常事耳,命义逃安所。

冲远谁与俦,睢阳有张许。

(0)

横山·其四

大小万竹望不见,上下牢岩过若飞。

红缀舞衣山踯躅,白裁玉版野蔷薇。

(0)

攀条嚼蕊绕千回,日暮碧云惊四合。

(0)

侵晓书怀四绝句·其一

石泉宵泠泠,清响杂寒吹。

恍惊山雨来,醒我一觉睡。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