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虎豹(hǔ bào)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和豹,用来形容人勇猛、凶猛的气概和作风。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鸣飙(míng biā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风声、车声等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武才(wǔ cái)的意思:指军事才能或武艺高强的才能。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跃马(yuè mǎ)的意思:跃马指骑马跳跃,比喻迅速行动或突破困难。
折冲(zhé chō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冒着危险、费力气,不顾困难和牺牲。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樽俎(zūn zǔ)的意思:指宴饮时的酒器和肴馔。也用来比喻用餐或宴会。
文武才(wén wǔ cái)的意思:指既有文化才能,又有武艺才能的人。
折冲樽俎(zhé chōng zūn zǔ)的意思:指为了某个目的而不顾一切地冒险或拼命努力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谒韩范二公祠》由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对韩范二公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首联“文武才名自古难,西来英采动朝端”,开篇即点明了韩范二公在历史上的文武双全,其卓越的才能和英气不仅在古代难寻,就连在朝堂之上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里通过“西来”二字,暗示了韩范二公可能来自边疆或西部地区,他们的到来为朝廷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光彩。
颔联“旌旗影远山河壮,鼙鼓声高虎豹寒”,进一步描绘了韩范二公所处环境的壮丽与紧张。远处山河的壮美景象与旌旗的飘扬相映成趣,而高亢的鼙鼓声则仿佛让周围的虎豹都感到了寒冷,形象地表现了战场的激烈与紧张气氛。
颈联“慷慨风尘长跃马,折冲樽俎并登坛”,通过“慷慨风尘”和“跃马”这两个词组,展现了韩范二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外交场合的智慧与能力,能够以酒宴(樽俎)和平解决争端,并登上议和的殿堂,体现了他们文武兼备的才能。
尾联“丰碑绿草祠前月,万树鸣飙倚剑看”,最后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敬意的场景。丰碑矗立,绿草环绕,月光洒在祠庙前,万木在风中摇曳,似乎都在倾听英雄的故事。这一画面既是对韩范二公功绩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学习先贤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赞美了韩范二公的历史功绩,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深刻敬仰,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与鼓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时
晚来时破棂风恶,城上严更方始。
独背地、思量前事。那日匆匆分袂。
记曲阑干,临窗几砚,誓不曾重倚。
灯焰灭、划尽炉灰,被冷枕单,欲睡偏还惊起。
天渐明、瞢腾一晌,愈怯十分寒意。
卯酒甫醒,斜晖已散,镇日厌厌地。
蓦见伊、影在搴帷,又似梦里。
便细书、红笺叠句,诉与羁人愁思。
待得归来,重谐鸳侣,又早经年岁。
十二时不断,心肠恁般牵系。
华胥引.和清真
沙平依岸,风急捎池,树根聚叶。
淡日浮光,流虹散彩鱼暗唼。
一两绳接低空,听晚鸿伊轧。
偷卜归人,望群遥数先怯。
鸾镜羞窥,任星星、鬓霜谁镊。
锦笺封在,回文无心再阅。
祗与浓熏兰麝,伴画图藏箧。
频倚楼看,乱山翻更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