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长怀(cháng huái)的意思:长久保持怀抱、心中怀念。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莲华(lián huá)的意思:指莲花的花瓣,比喻美丽、纯洁的事物。
年世(nián shì)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和历久弥新。
清晖(qīng hu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比喻黑暗过去,光明重现。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三过(sān guò)的意思:三次经过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音尘(yīn chén)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尘土飞扬的景象,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支公(zhī gōng)的意思:指出使人明白事理的人或事物。
驻锡(zhù xī)的意思:停留、驻扎、居住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启原所作,名为《登本觉寺追次苏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本觉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支公驻锡此祗林,藓剥残碑尚可寻”,开篇即点出地点,描述了古代高僧支公曾在此地驻锡修行,而今虽碑文斑驳,但依然能寻得其痕迹,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三过音尘俱是幻,当年世故总成今”,诗人通过“三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他认为,那些曾经的声音与尘世的琐事,如今看来都如同幻象一般虚无,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与无常。
颈联“谈经却忆莲华舌,卜隐长怀薜荔心”,转而回忆起与佛法相关的往事。诗人想起在谈论佛经时,仿佛听到了莲花般纯净的声音;同时,他也怀念着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尾联“徙倚清晖忘去住,满庭花雨正秋深”,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站在清幽的环境中,忘记了归去与留下的分别,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满庭的花雨,正是秋天深沉的象征,既美丽又略带一丝凄凉,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对佛法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当下生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