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铜雀妓》
《相和歌辞.铜雀妓》全文
唐 / 刘商   形式: 乐府曲辞

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

高台昼夜歌舞未足

盛色转圜夕阳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

红粉泪痕调弦空向屋。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玉辇再来娇鬟为谁绿。

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

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

台边生野草来去罗縠

况复陵寝间,双双麋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调弦(tiáo xián)的意思:调整乐器的弦,比喻调整言行或态度。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红粉(hóng fěn)的意思:指女子的美貌和妆饰。

娇鬟(jiāo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娇柔婉约。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陵寝(líng qǐn)的意思:陵寝是指君主或贵族的墓地,也泛指陵墓。

陵木(líng m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挺拔,不屈不挠,坚强不屈。

罗縠(luó hú)的意思: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解决。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深谷(shēn gǔ)的意思:指深山幽谷,比喻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盛色(shèng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充满生机。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野草(yě cǎo)的意思:野生的草,比喻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名声的人。

玉辇(y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华丽马车,也泛指君主的车辆。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转圜(zhuǎn huán)的意思:转圜意为改变态度或处理问题时变得灵活、圆滑。

翻译
魏国的君主夸耀着她的蛾眉,美女比美玉还要珍贵。
高高的楼台不分日夜,歌舞欢乐却从未停歇。
她美丽的容颜如同转动的圆盘,夕阳沉入深深的山谷。
即使在她去世之后,她的美丽仍然能满足一生的欲望。
红粉之上留有泪痕,琴弦空响在屋内无人听。
抬头望去,你已不在,只看见西陵的树木。
华丽的玉辇难道还会再来,她的发髻为谁而青翠依旧?
怎能忍受秋风中,再奏起欢快的阳春曲。
曲终时情感难以承受,我倚着栏杆向西哭泣。
台边已长满野草,来来往往缠绕着罗衣。
更何况在陵墓之间,还能见到成双成对的麋鹿出没。
注释
魏主:魏国的君主。
矜:夸耀。
蛾眉:女子美丽的眉毛。
高台:高楼台榭。
歌舞:歌舞活动。
盛色:极美的容貌。
转圜:转动的圆盘。
夕阳:傍晚的太阳。
深谷:深深的山谷。
身殁:去世。
红粉:脂粉,代指美女。
调弦:弹奏琴弦。
西陵木:西陵的树木,可能指代墓地。
玉辇:华丽的车驾。
娇鬟:女子的秀发。
阳春曲:欢快的乐曲。
阑干:栏杆。
野草:野外的杂草。
罗縠:丝织品,这里指衣物。
陵寝:帝王的陵墓。
麋鹿:古代皇家园林中的动物,象征荒凉或衰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性,在她生命中追求着永恒的美丽和欢乐。开篇"魏主矜蛾眉,美人美于玉"直接点出了女性的美貌,她的眉宇比之魏国贵族的蛾眉更加动人,美得如同精致的玉器。接着"高台无昼夜,歌舞竟未足"则表明她在高台上享受着不分昼夜的歌舞欢乐,那种快乐是无法满足的。

然而随后的"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却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和美好即将消失的情景。尽管如此,她在"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中依旧渴望着生命之后也能保持这种美丽与欲望。

诗中的情感随着"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而变得更加复杂和深沉,她的眼泪在脸颊留下了红色的痕迹,而她空对着屋宇弹奏着琴弦,显露出一种孤独与哀愁。

随后的"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玉辇岂再来,娇鬟为谁绿"则是她仰望天空发现所爱之人已不在,而那曾经的豪华车驾和装饰精美的发髻现在都显得那么无意义。

诗人通过"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曲终情不胜,阑干向西哭"表现了女性面对秋风中的悲凉,她依然在跳着春天的舞蹈,但当音乐结束,她的情感已经无法承受,只能向西而泣。

最后两句"台边生野草,来去罥罗縠。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高台边缘长出了野草,而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只有偶尔出现的麋鹿。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性生活场景的细腻刻画,表现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

作者介绍

刘商
朝代:唐   字:子夏   籍贯:徐州彭城县   生辰:766年—779年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猜你喜欢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四首选三·其三

每读公遣集,当年事可嗟。

朝廷危似幕,门户乱如麻。

宰相春灯艳,君王暮气加。

维扬城畔路,辛苦建高牙。

(0)

翁叔平侍郎以旧草五十茎寄赠云惠陵所出也敬纪以诗

昔臣奉使至于陈,得蓍草于陈守臣。

云是太昊陵下出,千年抔土犹有神。

今以宾萌居吴下,只共场师艺梧槚。

何图日下故人来,贻我灵蓍可盈把。

敬问此蓍何处得,非孔非姬其揆一。

地符天瑞非人为,近者新从惠陵出。

先持御宇十三年,削平祸乱消戈鋋。

桥山弓剑閟灵气,上为卿云下醴泉。

菌茁芝生不常有,产此神蓍夫岂偶。

古云蓍义取之耆,定卜绵长昌厥后。

草莽小臣无一能,捧蓍不问沈与升。

惟从天意占中兴,万年有道兹其徵。

(0)

闻戒篇·其二

不闻舂尔粮,不见治尔装。

老幼一船载,不知往何方。

皆云寇且至,安问梓与桑。

复有多田翁,欲去忧田荒。

姑且营菟裘,一椽租山乡。

那知山中地,狐狸而豺狼。

有朝伏莽起,空尔橐与囊。

客自杭州来,亦言如蜩螗。

十室九则空,存者心傍徨。

顿令数日内,价高黄头郎。

噫嘻此何象,平日真羲黄。

(0)

寿严又陵六十

冥心测玄化,难以智力争。

若就得见论,似亦粗可明。

必与外物遇,始有新理成。

造物凭此例,乃以有此昌。

吾人用此例,学术乃可商。

邃古有巫风,物魅恣披猖。

洞庭彭蠡间,苗民所徜徉。

及与吾族遇,其说稍精良。

五行通天人,八卦明阴阳。

糅合作史巫,用事最久长。

悠悠及柱下,哲理始萌芒。

青牛邃沦隐,赤鸟来翱翔。

又复合真伪,后以制百王。

自从制作来,大义未改常。

然而微言际,委屈不可详。

秦皇覆六合,天下赖以平。

左手携方士,右手挈儒生。

二者交相妒,乃各盗所长。

高文冠千古,此义为宗纲。

班马俨然在,吾说非荒唐。

金人既入梦,白马旋就荒。

一时流略力,辟易莫敢当。

尔来数百年,惟释为主张。

中间中国盛,非无梯与航。

景教说沙殚,大食称天方。

摩尼辨光暗,突厥祀豺狼。

细琐不足道,如沸羹蜩螗。

委蛇及赵宋,始决儒释防。

剥极在明季,弥望成汪茫。

斯时利氏学,乃适来西洋。

几何及名理,一挽空言狂。

清朝盛考订,汉唐莫与京。

推其得力处,讵非数与名。

悠悠岁千祀,沉沉书万囊。

人事变如海,玄理日以张。

寥寥数匹夫,实斡其存亡。

启非图书力,天地为低昂。

先生晚出世,时正丁晚清。

新忧日以迫,旧俗日以更。

辕驹及枥马,静待鞭与烹。

一旦出数卷,万怪始大呈。

譬如解骥足,一骋不可程。

虽云世运开,要亦贤者诚。

阳春转寒冽,风日流辉光。

两头安丝竹,中间罗酒浆。

芜词发积素,为寿登高堂。

十年例见事,相对突惭惶。

所赖尚能饮,当为尽百觞。

彭篯非所志,相期在羲皇。

(0)

赠新会梁卓如孝廉七首·其三

表微零落遗编蚀,刊误蹉跎宿草深。

显学于今无巨子,十年徒抱著书心。

(0)

答叶浩吾.六首·其六

愁边天地窄,寒雨复沈沈。

竟夕真无寐,披衣独苦吟。

壮怀残月落,交谊暮涛深。

便有中旗在,无为便爨琴。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