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
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苧。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垂荫(chuí yīn)的意思:指大树的枝叶向下垂直地遮荫,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功德能给人以庇护和保护。
芳洲(fā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环境
获麟(huò lín)的意思:指得到了非常难得的东西或者机会。
离黍(lí shǔ)的意思:离开黍稷。比喻离开家乡,远离安乐。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平楚(píng chǔ)的意思:形容言辞平和,态度温和。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事行(shì xíng)的意思:指事情的进展和发展情况。
水堰(shuǐ yàn)的意思:指水流湍急,无法阻挡的样子。
湍激(tuān j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有力。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西狩(xī shòu)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行为。
行旅(xíng lǚ)的意思:指行走旅行。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意行(y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语动作都显得很有意义和分寸。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泊鲁桥次九逵韵》。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泊船鲁桥口的景象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其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沧桑之感。
首句“落帆鲁桥口,意行还自阻”点明了地点与情境,诗人乘船至鲁桥口,却因心中思绪而感到前行受阻。接下来,“尝闻鲁获麟,西狩此其所”,借用了古代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鲁国及其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追忆。
“去鲁今千年,秋风几离黍”一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鲁国虽已远去千年,但秋风中依然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接着,“扁舟春已深,游子歌白苧”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游子在船上歌唱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远方的向往。
“垂荫满芳洲,清湍激回渚”描绘了岸边绿树成荫,清澈的水流绕过岛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落日下西皋,苍然见平楚”则通过夕阳西下,远山苍茫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归鸟飞已稀,野寺钟初杵”写出了黄昏时分,归鸟渐稀,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不知水堰开,夜听舟人语”则暗示夜晚来临,诗人或许在倾听船夫的谈话,思考着生活的种种。
最后,“嗟余老无成,白发事行旅”表达了诗人年岁已高,事业未竟的感慨,白发苍苍,仍奔波于旅途之中。“明发不得休,晨飧带沙煮”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旅途劳顿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