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丛兰(cóng lán)的意思:指事物密集或聚集在一起。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对讲(duì jiǎng)的意思:指互相交流、对话。
芳年(fāng nián)的意思:芳年指的是美好的年华,年轻时光。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讲经(jiǎng jīng)的意思:指以讲解经书、经文为职责或爱好。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日华(rì huá)的意思:指太阳光辉,形容光彩耀眼,光辉灿烂。
荣将(róng jiāng)的意思:指战功卓著、受到崇敬的将领。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淑景(shū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
霜候(shuāng hòu)的意思:指冬季寒冷的天气。
曳履(yè lǚ)的意思:踌躇、犹豫、不敢前进。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众卉(zhòng huì)的意思:指众多的花草植物。
- 注释
- 河畔:河边的地方。
同色:颜色相同。
南宫:古代对皇宫的别称,这里泛指高贵的宫殿。
淑景:美丽的景色。
微开:轻微地开放。
曳履:拖着鞋子行走,形容悠闲的样子。
讲经前:讲经堂的前面。
得地:找到合适的生长地点。
风尘隔:远离尘世的纷扰。
依林:靠近树林。
雨露偏:得到更多的自然滋养。
霜候:霜冻的季节。
改:变化。
日华:阳光的光彩。
影:花的影子。
丛兰:成群的兰花。
荣:繁茂。
众卉:各种花卉。
哲人:智慧的人,这里可能指园丁或管理者。
不薙:不修剪。
生意:生命力,生机。
芳年:美好的年华,比喻事物处于最佳状态的时期。
- 翻译
- 河边的花虽颜色相同,但南宫的景色更显优雅,率先映入眼帘。
微微绽放之处,常设于讲经堂前,步履轻曳间即可抵达。
生长之地远离尘嚣,靠近树林享受着更多的雨露滋润。
它们已经历过霜冻的季节变换,最初却在灿烂的日光下展现出美丽。
花影与丛生的兰花交杂在一起,繁茂中与众多花卉相连。
如果智者不去修剪,这份生机将在美好的年华中自然延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开篇“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表明尽管河岸上的草色看似相同,但南边的宫殿附近的景致更为美好。紧接着,“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则是说春天的细小嫩绿在脚下悄然展开,而诗人常常面对着讲授佛法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寺庙前的广场或庭院。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一句,风尘代表了世间的喧嚣与污染,而“得地”则意味着得到了一片净土,远离尘世。诗人在林中,享受着雨后的清新和露珠带来的湿润,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诗句接着写道:“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已逢霜候改”意味着秋天的寒霜已经过去,而春天的气候开始改变;“初寄日华妍”则是说诗人刚开始体验到太阳下的温暖和光彩。这两句表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美好。
接下来的“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描绘了一幅春天植物繁茂的情景。树木的影子与丛生的兰花交织在一起,而各种草本植物也纷纷开花,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春天这段美好的时光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珍视。他们明白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应当被珍惜,因为这些时光是短暂且宝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勃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独立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
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
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晚春酤酒
百花落如雪,两鬓垂作丝。
春去有来日,我老无少时。
人生待富贵,为乐常苦迟。
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
卖我所乘马,典我旧朝衣。
尽将酤酒饮,酩酊步行归。
名姓日隐晦,形骸日变衰。
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