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箸挑宿灰,竹炉试晨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金丸(jīn wán)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为金钱所动。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年支(nián zhī)的意思:指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妻。
山厨(shān chú)的意思:指在山中或乡村中的小厨房,比喻简陋的厨房或简陋的饭菜。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邺侯(yè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超过了自己的本分,过分自负、傲慢。
纡郁(yū yù)的意思:形容丰富、繁盛、华丽的样子。
玉肤(yù fū)的意思:形容皮肤白皙娇嫩。
支拄(zhī zhǔ)的意思:支撑,扶持。
竹炉(zhú lú)的意思:指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喻指人才或技艺被埋没或未被重视。
白石烂(bái shí làn)的意思:指白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变得破碎、破烂不堪的样子。比喻人或事物衰败、破败不堪。
东坡羹(dōng pō gēng)的意思:指的是东坡先生做的羹汤,比喻才情横溢、文采斐然的作品。
- 鉴赏
这首诗《煨芋》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烹煮芋头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首句“铁箸挑宿灰,竹炉试晨炭”,生动地展现了准备烹饪的场景,铁筷子在灰烬中翻动,竹制的炉子上点燃清晨的炭火,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质朴的生活氛围。
接着,“颗颗黄头焦,累累白石烂”描绘了芋头在火上慢慢烤煮的情景,黄褐色的芋头表面开始焦脆,白色的石块在火的炙烤下逐渐融化,形象地展示了食物变化的过程。
“香气领纡郁,火候酌暄熯”则进一步描述了食物散发出的诱人香气,以及对火候的精准把握,使得食物既不过生也不过熟,恰到好处。
“玉肤褪云绵,金丸脱星弹”运用比喻手法,将烤好的芋头比作褪去云绵的玉肤和脱去星弹的金丸,形象地表现了食物的色泽和质感之美。
“残年支拄过,山厨咄嗟办”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晚年,也能在山间小厨中轻松料理美食,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不羡东坡羹,且共邺侯饭”以苏轼的“东坡肉”和邺侯的美食典故为参照,表明诗人更看重的是与朋友共享美食的乐趣,而非追求名贵佳肴。
整首诗通过对煨芋这一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品味,以及在平凡中寻找快乐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