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叹(bēi tàn)的意思:表示因悲伤、失望或痛苦而发出的叹息声,形容悲痛无助的心情。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赤羽(chì yǔ)的意思:指红色的羽毛,比喻英勇的战士。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动植(dòng zhí)的意思:指动物和植物。
独当(dú dāng)的意思:独自承担,独自应对
方事(fāng shì)的意思:指事情的经过或发展情况。也可指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洪河(hóng hé)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的河流。
绛天(jiàng tiā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夺目,美丽动人。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势焰(shì yàn)的意思:形容势头猛烈,气势炽盛。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焰焰(yàn yà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光彩夺目、气势炽烈。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外(zhōng wài)的意思:指国内外,中外相对。
中立(zhōng lì)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
朱旗(zhū qí)的意思:指红色的旗帜,代表权力、势力、统治等。
知无不为(zhī wú bù wé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勇敢,不惧怕任何困难或危险,愿意做任何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开篇“洪河滔滔,撼野摧山”两句,用宏大的景象营造了战争的激烈氛围,洪河之水如同猛兽般冲撞着平原和高山,显示出自然界的力量与战争的惨烈。接下来的“砥柱中立,独当狂澜”则是将军坚定不移地站在战场中心,面对汹涌的敌人如同一根柱子挺立在洪流之中,不为所动。
然而,就在这坚定的姿态之后,“敌势焰焰,动植俱残”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其他一切,都被战火摧毁。这位将军面对这一切,只是“公俯视之,如萤燐然”,他的心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波澜,仿佛在看待这些变化时,他的心态如同微弱的萤火虫光芒,平静而淡然。
“知无不为,独殿中原”则表明这位将军对自己的使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不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独自守护在中原之地。紧接着,“方事北讨,将以身先”显示了他即将踏上北征的战役,并且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先锋。
“赤羽若日,朱旗绛天”这一幕是在描写战争的壮观场面,红色的羽毛和旗帜在蓝天之下飘扬,显得格外鲜明和激烈。接着,“二贼巧沮,行或止还”则是说敌人可能会采取狡猾的手段进行袭击,而我方则需根据情况灵活应对,时而进攻,时而停止退守。
“虽醢二贼,奚足偿焉”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轻蔑和自信,即便是两个敌人,也不足以作为交换的对象。最后,“夺之遽矣,中外悲叹”则是在叙述战争的结局,可能是一场胜利,但这种胜利来得过于突然,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感到哀伤和叹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将军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战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英雄主义与悲壮气氛的战争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梅花下小饮
今年春在腊前回,怪底空山早见梅。
数点有情吹面过,一花无赖背人开。
为携竹叶浇琼树,旋折冰葩浸玉杯。
近节雨晴谁料得,明朝无兴也重来。
送客既归晚登清心阁
谁不知侬懒,其如送客何。
叶声和雨细,山色上楼多。
出处俱为累,升沉尽听他。
疏钟暮相答,也解说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