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流(èr liú)的意思:指品质低劣,水平低下的人或事物。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女牛(nǚ niú)的意思:形容女性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或能力。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石林(shí lín)的意思:指石头像树林一样聚集在一起的景象,形容石头林立、密集。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书带(shū dài)的意思: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部(yī bù)的意思:指整个作品或著作中的一部分。
吟咏(yín yǒng)的意思:吟咏指用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在上(zài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地方或者身份上居高临下,具有统治、掌控或者支配的意义。
中丞(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居中的官员,也泛指在某个群体或组织中地位居中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毗山之巅、洞庭湖畔的精庐,环境幽静,风景宜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堂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
首联“毗山千仞洞庭傍,更结精庐在上方”,开篇即点出读书堂的地理位置,毗山高耸,洞庭湖水环绕,而这座精庐则坐落于山巅之上,远离尘嚣,隐逸脱俗。
颔联“树杪女牛双宿近,阶前苕霅二流长”,进一步描绘了读书堂周边的自然风光。树梢之上,仿佛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依相伴的身影;阶前则是苕霅二水悠长流淌,水声潺潺,为读书堂增添了几分宁静与雅致。
颈联“春风芳草抽书带,夜月梅花伴篴床”,转而描写四季变换中的读书堂景象。春风拂过,芳草丛生,仿佛是书带般铺展;夜晚月光如洗,梅花绽放,陪伴着读书人在竹床上沉思或阅读,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读书氛围。
尾联“曾是中丞吟咏处,石林一部奏清商”,最后点明读书堂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曾是某位中丞(官职名)吟诗作对的地方,如今石林中仍回响着清雅的乐章,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了读书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广州十韵
为到羊城路,间关五岭赊。
三春闻蟋蟀,十月见梅花。
处处栽甘蔗,村村食苦瓜。
华装镂玳瑁,珍馔荐虾蟆。
椰子堪为酒,槟榔好当茶。
夷歌音入鸟,汲女髻盘蛇。
桄实霜如面,蕉丝雪似麻。
黄螯羹不厌,丹荔果无加。
小吏腰长剑,王孙跨短騧。
若非愁瘴疠,应忘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