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以偷。
不善(bù shàn)的意思:不擅长、不熟练、不善于某种技能或行为。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藏收(cáng shōu)的意思:隐藏和保留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锄耰(chú yōu)的意思:锄耰是一个古代农具,用于耕作。成语“锄耰”比喻辛勤劳动,努力耕耘。
丰肥(fēng féi)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作物丰收。
果谷(guǒ gǔ)的意思:果实丰硕的谷物,比喻收获丰富或成果丰满。
过人(guò rén)的意思:超过常人水平;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或智慧。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吏役(lì yì)的意思:指官员和仆役,也泛指官吏和奴仆。
侵牟(qīn mù)的意思:指侵犯、触犯、冒犯。
穷幽(qióng yōu)的意思:形容深山僻壤、幽深的地方。
屈曲(qū qū)的意思:指弯曲、弯折的意思。
攘争(rǎng zhēng)的意思:消除争斗,平息纷争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生子(shēng zǐ)的意思:指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生生(shēng shēng)的意思:生生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永不停息。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相匹(xiāng pǐ)的意思:相互适应、相互配合。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一停(yī tíng)的意思:停止不动。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咋啮(zǎ niè)的意思:形容牙齿咬合得非常紧密。
争取(zhēng qǔ)的意思:努力争取,争取到机会或权益。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与生存竞争的情境,通过对秃山上狙(一种鸟类)的观察,反映出人世间的困顿和无奈。
诗中开篇即以“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营造了一种遥远而又荒凉的意境。接着,“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表达了对这片荒芜之地的好奇和探究。而后文中的“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则描绘出狙鸟在这片荒山间自由飞翔的情景。
诗人的笔触接着转向狙鸟的繁衍与生存状态,“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这些句子通过对狙鸟家族生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命力顽强却又无奈的情形。
在“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中,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狙鸟觅食的艰辛,而“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则表现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物间的竞争和生存困境。
随后,“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两句深化了这种生存的艰难与动物对未来命运的担忧。紧接着,“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则是对自然界残酷现实的一种描绘。
在“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中,诗人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狙鸟虽然聪明却不擅长劳作,只能依靠自然资源勉强生存的无奈。
最后,“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则是诗人对这片荒凉之地的感慨和对未来出路的探寻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秃山狙鸟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艰辛与生存竞争,以及面对困境时生物的无奈与坚持。
长途冉冉马萧萧,风势横来带雪飘。
雁队去成铧觜阵,蚁樽行向剑头挑。
气清肝膈诗还健,寒切肌肤酒易消。
顾我不才无寸补,徒瞻使骑旆旌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