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辟疆(pì jiāng)的意思:指解除限制,开拓新的领域。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旧家(jiù jiā)的意思:指旧时的家庭、故乡或旧时的家族。
良价(liáng jià)的意思:高价值的物品或服务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名父(míng f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有很高声望的人,也可以指尊敬的父亲。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坛坫(tán d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庞大、高大。
文柄(wén bǐng)的意思:指文笔出众,才华横溢。
休遣(xiū qiǎn)的意思:指放松身心,消除压力,享受闲暇时光。
异时(yì shí)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曾空(zēng kōng)的意思:曾经存在的空间
缁尘(zī ché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纯粹,不受外界诱惑或玷污。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顾天石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世事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辟疆文柄昔谁操,睥睨曾空一世豪”以“辟疆文柄”开篇,借以比喻文才出众之人,表达了对过去文坛领袖的敬仰与怀念。接着,“睥睨曾空一世豪”一句,通过“睥睨”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文人曾经在文坛上的辉煌成就,仿佛他们的眼中能俯瞰整个时代,展现出他们的自信与豪迈。
颔联“南国旧家名父贵,东林坛坫异时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转向历史与地域的对比。这里提到的“南国旧家”与“东林坛坫”,分别代表了南方的文风与北方的学术氛围,暗示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人风采。通过“名父贵”与“异时高”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文人的地位与成就,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感慨。
颈联“且藏白玉需良价,莫厌缁尘上敝袍”则转而探讨个人的处世哲学。诗人以“白玉”象征珍贵的才华与品德,强调在未得到恰当的赏识与价值体现之前,应保持谦逊与耐心;同时,“缁尘”与“敝袍”则代表了世俗的尘埃与生活的简朴,提醒人们不应因追求外在的荣誉而忽视内心的修养与真实的自我。
尾联“积雨三城羁绪恶,赋诗休遣梦魂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在连绵不断的阴雨中,诗人身处异地,内心充满羁绊与忧愁。在此背景下,他劝告自己,即使赋诗抒怀,也不应让思绪过于劳顿,以免加重内心的负担。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状态的写照,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慰藉,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寻找心灵的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风骨、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范山人归泰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