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惋(bēi wǎn)的意思:形容悲伤痛苦,心情沉重。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感遇(gǎn yù)的意思:指感受遇到的事物或情况,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
高鸟(gāo niǎo)的意思:指地位高、能力强的人。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扣寂(kòu jì)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无感(wú gǎn)的意思:没有感觉或没有反应。
心胸(xīn xi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胸怀、心境和气度。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要之(yào zhī)的意思:表示要求、需要或取得某种结果。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至精(zhì jīng)的意思:指非常精湛、高超或完美无缺的程度或品质。
- 注释
- 我:指诗人自己。
异乡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宛在:仿佛存在于。
云溶溶:形容云雾弥漫、朦胧不清的样子。
凭此:凭借、依据于此。
目不觏:眼睛无法看见,此处指无法亲眼目睹家乡景象。
要之心所钟:内心极其重视和钟爱的事物,此处指对异乡的深深怀念。
但欲附高鸟:只是渴望能够依附于高飞的鸟儿。
安敢:怎么敢。
攀飞龙:比喻攀附权贵或追求过高、遥不可及的目标。
至精无感遇:最真诚深沉的情感往往难以遇到理解和共鸣的人。
悲惋填心胸:内心的悲伤与惋惜之情充满胸膛。
归来:返回家中。
扣寂寞:敲问、面对孤独寂静的生活状态。
人愿:人的愿望、期盼。
天岂从:上天哪会轻易顺从、满足。
- 翻译
- 我心中怀揣着对异乡的深深回忆,它仿佛融入在飘渺朦胧的云雾之中。
尽管这景象如今无法亲眼目睹,但它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挚爱之物。
我多么渴望能依附于翱翔的高鸟,却哪里敢奢求攀附那腾飞的神龙。
世间至真至诚的情感常常难遇知音,满怀的悲凉与遗憾充塞心间。
归家后叩问这寂静无声的生活,人之所愿,上天又怎会轻易顺从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全诗通过对异乡之思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渴望。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情绪,异乡的记忆如同薄雾般缠绵,难以摆脱。"宛"字形容云的柔和流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心境的飘渺。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凭此目"指的是依靠这双眼睛去寻找记忆中的人或事,"要之心所钟"则表达了对这些记忆的珍视和留恋。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这里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现实、追求更高远理想的愿望,但又觉得自己力量不足以达到那些伟大目标,因此带有自嘲和无奈。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至精"指的是最真挚的情感,而"无感遇"则是说这些情感得不到回应或理解,"悲惋填心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哀伤。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归来"可能指的是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而"扣寂寞"则是说即使回到了平静的生活,但那份寥寥的心绪仍旧存在。最后一句"人愿天岂从",诗人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于未来的一种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
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