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而一,谁知疏与亲。
是谓失其珠,而数他人宝。
见镜斯镜照,是照不在镜。
本能(běn néng)的意思:指人类或动物天生具备的本能反应或能力。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媸妍(chī yán)的意思:形容丑陋的样子却装扮得漂亮。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古镜(gǔ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的镜子。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镜照(jìng zhào)的意思:指照镜子一样,映照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炯然(jiǒng rá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的样子。
曼睩(màn l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态度和蔼可亲。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设令(shè lìng)的意思:设立命令,指定规定。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是古(shì gǔ)的意思:指事物过时、陈旧、不适应现实的状态或观念。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香闺(xiāng guī)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比喻女子的内室或女性的私密空间。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一二(yī èr)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也可用来表示数量。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照镜(zhào jìng)的意思:照镜意味着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这首诗以镜为喻,探讨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以及价值判断等深刻哲学问题。诗人通过镜像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
首先,诗中的“一镜照如是,千镜亦如是”暗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强调了镜像的普遍性和共通性。接着,“问汝镜中人,奚以别彼此”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在镜中看到的自我与他人有何不同?这引发了对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差异性的思考。
“人本能照镜,谓镜能照人”描述了人类天生的自我反思行为,但同时也指出了一种误解——人们往往认为镜子能够完全反映真实的自我,忽略了镜像背后更深层的含义。接下来的“一二二而一,谁知疏与亲”则进一步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指出在亲密关系与疏远关系之间,人们往往难以准确区分。
“对镜趺而坐,相忘各自然”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强调了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个体可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然而,诗中也提到了现实中的差异,“香闺曼睩人,却与辨媸妍”,即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存在主观差异。
随后,诗人通过“人訾今镜新,云是古镜好”这一对比,引出了关于价值判断的讨论。这不仅涉及到时代变迁中审美标准的变化,也触及到个人偏好与社会共识之间的冲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提醒读者,不应盲目追求新旧之分,而应深入思考内在的价值。
“明镜暗其背,是以纳万象”形象地表达了镜子背后的隐秘世界,暗示了人们在认知自我与他人时,往往忽视了内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设令通体明,一物不能状”强调了全面认知的重要性,指出即使镜子本身透明无瑕,也无法完全捕捉和呈现事物的全部面貌。
“见镜斯镜照,是照不在镜”揭示了镜像的本质并非真实反映,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映射或解读。这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理解,往往超越了表面的镜像,需要深入内心,洞察本质。
“寂灭见照根,炯然常清净”作为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清明的向往。通过镜像的比喻,诗人鼓励读者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理。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镜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元素,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的认知和独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