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逐儿行秋复春,妾今与儿为一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哀(āi āi)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多日(duō rì)的意思:连续多天
寡妇(guǎ fù)的意思:寡妇是指丧偶的女性,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物品的缺乏或匮乏。
黄巾(huáng jīn)的意思:指反抗统治者、进行起义或暴动的人群。
娇儿(jiāo ér)的意思:形容某人娇柔可爱,容易受到宠爱。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生母(shēng mǔ)的意思:生母指生育自己的母亲,也用来比喻对自己有很大恩情的人。
汤火(tāng huǒ)的意思:指家中炊灶的火,比喻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膝下(xī xià)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下咽(xià yàn)的意思:指吞咽食物或液体进入食道和胃中。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糟糠(zāo kāng)的意思:形容夫妻感情深厚,互相关心和支持。
- 鉴赏
这首诗以猿猴失子的悲痛情感为引线,巧妙地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沉的母爱与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雌猿失子易肠断”这一开篇,直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哀伤的场景中。猿猴的一声啼哭,仿佛是整个秋天的哀鸣,充满了凄凉与无助。紧接着,诗人将这种情感投射到人类身上,“哀哀寡妇声与同”,将失去孩子的母亲与失子的猿猴相提并论,强调了母爱的普遍性和深度。
“膝下娇儿抱未煖”一句,描绘了母亲对孩子的无尽疼爱,即使孩子尚未完全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母亲的怀抱就是他们最安全的港湾。然而,好景不长,母亲因孩子之死而“未终妾已绝”,这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心灵上的撕裂。诗人通过“魂逐儿行秋复春,妾今与儿为一身”这两句,表达了母亲与孩子之间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即便孩子已逝,母亲的灵魂仍与孩子相连,跨越了生死界限。
最后,“儿有死母胜生母,得免汤火当黄巾”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暗示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失去生命的人反而获得了某种形式的解脱,比如免于人间的苦难(“得免汤火”),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生死观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母爱力量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视角切入,巧妙地探讨了人类情感中的母爱、生死、以及生命的意义,语言深情而富有感染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疏影.前题
瑶华寄语。正碧山唤起,仙梦如雾。
剪碎秋心,寸感难销,微熏冷麝悽苦。
金风翠雨全身湿,浑不见、花魂来处。
待问他、小谪根由,头白广寒宫女。
惆怅蛛丝藓砌,嫩凉过几日,霜讯飘羽。
一角蟾天,似有低鬟,悄倚县香幽树。
残烟剩水年芳在,算错向、影娥池住。
自甚时、都没行踪,付与暗尘为主。
法曲献仙音.月下闻山寺步虚声
行处无人,听时有寺,古木云峰犹远。
战胜风篁,飘残烟磴,林深几回吹断。
正缟鹤难成梦,松阴月明满。拨苍藓。
又经过、数重秋影,门掩定、初指翠微僧院。
步到列仙家,问瑶天、因甚清感。
那怪红楼,倚萧台、一半泪眼。
让陈思悟后,来向鱼山闻梵。
昼锦堂.题冶春图
柳眼颦轻,花须粉重,百六时序侵寻。
饾饤踏青天气,半杂晴阴。
鸾捎游丝飞絮软,燕扶婪尾湿红深。
愁临镜,才画远山,无端又上眉心。香沁。
兰径悄,莲印浅,丛头淹渍泥金。
可惜鸳鸯裙衩,绣样谁临。
牡丹羞落争相比,海棠娇亸不胜簪。
慵归去,弹向琐窗瑶瑟,怨也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