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宫人(gōng ré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女官或妃嫔。
鼓笛(gǔ dí)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
和尚(hé shàng)的意思:指出家人、僧人,也可泛指具有高尚品德或修养的人。
伶官(líng guān)的意思:指聪明能干的官员。
三藏(sān zàng)的意思:指佛教经典的三种分类,也可指佛教的经书、经藏。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唐三藏(táng sān zàng)的意思:指的是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也用来形容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和学识的人。
- 注释
- 鼓笛笙箫:各种乐器演奏的声音。
鬨舞茵:热闹欢快的舞蹈场景。
伶官:宫廷乐师或演员。
和尚:出家人,这里可能指代僧侣。
杂宫人:与宫女混在一起。
黄番:可能指异族人,如胡人或外国人。
绰共:相伴或混杂。
唐三藏:通常指《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这里是借代。
未必真:不一定真实,可能是虚构或夸张。
- 翻译
- 鼓笛笙箫和舞蹈的人们欢聚一堂,
宫廷乐师和尚与宫女混杂其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宫廷中的音乐与舞蹈场景。开篇“鼓笛笙箫鬨舞茵”一句,以强烈的节奏和音响效果,勾勒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这些乐器的演奏,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人仿佛能听见那激昂的音乐声。
紧接着,“伶官和尚杂宫人”一句,则从人物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这里的“伶官”通常指的是乐官或乐师,而“和尚”则是佛教僧侣,两者的并置,显示出一种宗教与世俗生活交融的情景。而“杂宫人”则暗示着宫廷内部的人员构成多样,可能包括了宫女、太监等。
第三句“黄番绰共唐三藏”,这里的“黄番”指的是佛经中的一种翻译方式,“唐三藏”则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别称,他曾远渡西域,取回大量佛经并翻译。诗人提及这位杰出的佛教翻译家,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文化交流或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彷佛相传未必真”,则流露出一种怀疑和质疑的情绪。“彷佛”意指模仿、遵循佛法,“相传”则是代代相传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话,似乎在表达对某些被长久传承但可能失去本真意义的教义或仪式保持一定距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其对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刻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