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人膏血今已古,漆色凝花人未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膏血(gāo xuè)的意思:指用尽心血、极其辛勤地努力。
荒土(huāng tǔ)的意思:指贫瘠、荒凉的土地,也比喻没有人居住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荒地(huāng dì)的意思:指荒凉、贫瘠、无人居住的土地。
瓴甋(líng dì)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声势浩大。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雀台(què tái)的意思:雀台是指小鸟停歇的高台,比喻权势短暂、虚弱无力。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人膏(rén gāo)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他人的利益或生命。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天荒(tiān huāng)的意思:形容荒凉、人迹罕至的地方。
铜台(tóng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而权力大的地方。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写作(xiě zuò)的意思:用笔从事农耕工作,比喻勤奋努力地从事写作或其他工作。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铜雀台(tóng què tái)的意思:指古代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官场中的权力核心。
天荒地老(tiān huāng dì lǎo)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天地不变。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序的《次韵纳斋铜雀台砖砚歌》,以铜雀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变迁交织的画面。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铜雀台的荒凉景象以及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首句“铜雀台倾见荒土”,直接点明了铜雀台的破败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月黑妖狐上台舞”一句,通过想象中的狐狸在黑暗中跳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诡异而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铜雀台荒废的意境。
“千年瓴甋堕人间,瑟瑟苔花暗秋雨”两句,将时间拉长到千年之久,用“瓴甋”(古代建筑用的瓦片)坠落人间的景象,以及秋雨中瑟瑟生长的苔花,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迭与历史的沉淀。
“天荒地老奈愁何,台上青泥生碧莎”则表达了面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愁,同时,碧莎的生长也象征着生命在废墟中顽强的延续。
“斜风吹雨啼蟋蟀,此是西陵长夜歌”一句,通过斜风细雨中蟋蟀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寂静与哀伤,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遥远的历史故事。
最后,“魏人膏血今已古,漆色凝花人未睹”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了英雄人物的辉煌与悲凉,以及历史的无情与不可逆转。
“一从为砚今几年,漳水滔滔自东去”则以铜雀台的砖石如今成为砚台,与漳水东流不息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历史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马溪田纳言归陕右
圣途日芜秽,宇宙何寥焉。
天下皆尚同,人人信其贤。
自我抱兹独,世贤多烦冤。
蔼蔼溪田子,倾盖独相怜。
见嗟大科训,交契十年前。
邂逅金陵游,载歌伐木篇。
岂伊人事乖,聚散如云烟。
风云安可期,见月忆同天。
送太常博士李九皋养病还金华
名玉方在璞,隐隐含辉光。
不有卞和子,忽焉终韫藏。
物情有感遇,世岂无明良。
胡为抱之泣,徒尔重自伤。
李君温如玉,独负圭璧章。
我乃他山石,磨琢以相望。
进思正斋居,君已谢奉常。
局促笼中鸟,插翅慕云翔。
金华为益高,浙水为益长。
玉尔明德躯,慰我金石肠。
夜泊嘉会楼
十年两系艇,几度还登楼。
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
日午下疏阴,横塘门径幽。
彼树乃如此,令人生百忧。
废兴递相寻,今古共悠悠。
寂寞孤舟夜,潇条虚柝秋。
满天灿星月,渺渺银河收。
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