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峰寺》
《瑞峰寺》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

危栏老眼,欲去几回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uìfēng
sòng / liúzhuāng

zàigāoshāndǐngtiānhánǒudēng

sēngyíngzhōufànzhūquēxiāngdēng

cháoluòzhōufēnpàilínshūjiàncéng

wēilánlǎoyǎnhuíp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派(fēn pài)的意思:将任务、职责或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人或组织。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偶一(ǒu yī)的意思:偶尔一次,偶尔的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危栏(wēi lán)的意思:指处于危险的边缘或境地。

香灯(xiāng dēng)的意思:指为祭祀或纪念某人点燃的香烛。

注释
寺:寺庙。
山:高山。
天寒:寒冷的天气。
偶一:偶尔。
孤僧:孤独的僧人。
营:准备。
粥饭:粥和饭菜。
阙:缺少。
潮落:潮水退去。
洲:沙洲。
派:水流分支。
林疏:树林稀疏。
塔:佛塔。
层:层次。
危栏:高高的栏杆。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欲去:想要离去。
凭:倚靠。
翻译
寺庙坐落在高山之巅,天气寒冷时才偶尔攀登。
孤独的僧人煮粥做饭,各路佛陀殿堂缺少香火和灯火。
潮水退去后,沙洲显现,树林稀疏,能看见层层叠叠的佛塔。
高处的栏杆适合老眼欣赏,每次想要离去,都多次倚靠它眺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寺院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修行的尊重。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境界。古寺座落于高山之巅,天气寒冷,诗人偶尔踏上这段陡峭的山路,彰显了寺院的孤寂与不易到达。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此句展示了寺中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对佛祖的崇敬。孤僧独自熬粥为食,诸佛前的香灯则是信徒供养和膜拜的象征。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寺院之高远与古老。山涧水流随着潮汐变化而分成支流,树木稀疏露出层叠的塔影。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诗人站在寺前的危险栏杆上,感慨万千。这里传递出一种对岁月流转、对生命易逝的深刻体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安宁之地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高山古寺景致与僧人生活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清心镜.得遇

遇风仙,论长便。弃掉妻男,不宜再面。

向物外、坦荡逍遥,离众生识见。大丈夫,志勇猛。

肯为酒色,财气荏苒。

仗慧刀、割断攀缘,修胎仙出现。

(0)

清心镜.乐真风

马风风,风得好。摆脱家缘,无烦无恼。

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净神炉,清丹灶。

炼汞烹铅,屏除阴耗。

一阳生、大药灵灵,有分居蓬岛。

(0)

挂金灯.赠重阳师父侄王周臣

绝攀缘,心上生光莹。朗然变化。无穷异景。

这密妙、教贤省。内貌宜,手速整。悟后分凡圣。

亘初灵明,火内正劲。锻炼出、清中静。

(0)

金莲出玉花.寄张知观

张公知观。性命堪搜常作观。勘破嚣尘。

灰了凡心出世尘。内修内炼。真汞真铅常锻炼。

要见金莲。须是深深种玉莲。

(0)

金莲出玉花.劝刘法司放鹦鹉

绿毛红嘴。因为能言还自累。奉劝修何。

语得分明愈著魔。不如省觉。缄口藏机怀卓荦。

人总嫌伊。得出凡笼自在飞。

(0)

挂金索

我爱闲居,心境常皎洁。境灭情忘,自然无分别。

云散长空,露出清霄月。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