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梅 学 密 赴 并 州 宋 /宋 祁 连 天 橐 笔 侍 天 台 ,始 见 东 方 画 隼 开 。路 避 晚 风 崤 外 转 ,人 瞻 冬 日 绛 中 来 。笳 箫 后 队 联 幽 侠 ,璧 马 中 军 聘 楚 材 。自 昔 河 东 股 肱 地 ,不 应 归 节 叹 淹 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马(bì mǎ)的意思:比喻非常优秀的马匹。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楚材(chǔ cái)的意思:指出色的才能或杰出的人才。
冬日(dōng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橐笔(tuó bǐ)的意思:形容人笨拙愚钝,不懂得运用智慧。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归节(guī jié)的意思:指人们回到正道,改正错误,恢复正义。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后队(hòu duì)的意思:指在行进或比赛中,后面的队伍或个人。
笳箫(jiā xiāo)的意思:笳箫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表示悲伤、哀思的情感。在成语中,笳箫常用来比喻悲哀、伤感的情绪。
连天(lián tiān)的意思:高耸入云的样子,形容极高或极多。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外转(wài zhuǎn)的意思:转移目标或方向,改变计划或行动的方向
淹徊(yān huái)的意思:形容人在困境中徘徊不前,无法解脱。
中军(zhōng jūn)的意思:中军是指军队中的核心力量,也可以指挥军队的主要将领。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翻译
- 连续不断地在天台上执笔写作,初次见到东方的画鹰展翅飞翔。
道路避开傍晚的寒风,在崤山之外曲折转向,人们期待着冬日里的队伍从绛州而来。
乐队和剑客组成的行列连接着幽深的侠义,璧马护卫的中军则是招聘楚地的贤才。
自古以来,河东地区就是重要的辅佐之地,不应该因未能回归而感叹徘徊。
- 注释
- 连天:连续不断。
橐笔:携带毛笔。
侍:侍奉。
天台:天台山,这里指代写作的地方。
东方:东方之地。
画隼:描绘的鹰。
路:道路。
晚风:傍晚的风。
崤外:崤山之外。
转:转向。
冬日:冬季。
绛中:绛州,古代地名。
笳箫:胡笳和箫,乐器。
后队:队伍的后部。
幽侠:隐秘的侠士。
璧马:装饰有璧玉的马,象征尊贵。
中军:军队的核心部分。
聘:招聘。
楚材:楚地的优秀人才。
自昔:自古以来。
河东:黄河以东地区,古代指山西一带。
股肱:比喻辅佐的重要人物。
归节:回归的使者。
叹淹徊:感叹滞留不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作品,名为《送梅学士赴并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连天橐笔侍天台,始见东方画隼开”两句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橐笔比喻长远的道路,天台可能指的是某个高峻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东方天际的云彩如同画中之物般展开。这样的开篇设置了整个诗歌雄浑壮阔的基调。
“路避晚风崤外转,人瞻冬日绛中来”两句则描写了行者在途中的景象。晚风是指傍晚时分的微风,崤山位于古代并州(今山西太原)附近,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送别之情。路转而避开晚风,表达了一种逃离现实、寻求安稳的心境。而“冬日绛中来”则是说人们在冬日的阳光下前来赴约或相聚。
接下来的“笳箫后队联幽侠,璧马中军聘楚材”两句,则描写了一种军事行动的场景。笳箫是一种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以指挥士兵;后队则是军队的尾部;联幽侠可能是说与那些隐蔽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人物相联系。而璧马即装饰华丽的战马,中军则是主力部队,聘楚材可能是在征召或招聘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的优秀人才。
最后,“自昔河东股肱地,不应归节叹淹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河东指的是黄河以东地区,股肱则是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人说自从和朋友在河东相处,就像手臂和袖子一样分不开,现在却不得不分别,内心充满了感慨。
整首诗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象,又融入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英雄事业的一种渴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