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顶(dān dǐ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华出众。
登天(d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物上升至极高的地方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杜曲(dù qǔ)的意思:指杜绝、阻止,不让事情发展或进行。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翰音(hàn yīn)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音乐或文章。
尽教(jìn jiào)的意思:尽力教导或尽心教诲
令德(lìng dé)的意思:指能够令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威严,使人尊敬和敬畏。
漏断(lòu duàn)的意思:指事物中断、缺失,没有完整的状态。
鸣皋(míng gāo)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秦关(qín guān)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边境,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处境。
曲尽(qǔ jìn)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事物或表达已经达到了极限,没有任何余地或机会。
天物(tiān wù)的意思:指自然界的万物,也用来形容珍贵的物品。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 鉴赏
这首诗《鸡声(其二)》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鸡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自许圆吭全令德,未输丹顶擅鸣皋”,诗人以鸡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拥有高贵的丹顶鹤之名,却能以圆润的喉咙唱出美好的品德,彰显了诗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自信与自豪。
颔联“香消几唤山窗午,漏断频呼海日高”,通过“香消”、“山窗午”、“漏断”、“海日高”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时间流转、自然更替的画面,鸡鸣唤醒了午后的宁静,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颈联“杜曲尽教催鬓老,秦关曾放窃狐逃”,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曾经经历的艰难困苦,如同狐狸逃脱般不易,但最终还是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
尾联“翰音也是登天物,肯向梧桐羡凤毛”,诗人将鸡的鸣声比喻为“登天物”,表达了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又以“梧桐”和“凤毛”象征着社会上层的荣耀与地位,诗人在此表明自己并不羡慕这样的荣华,而是更向往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鸡鸣这一日常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寓斋阴寒殊有雪意催之以诗叠用东坡清虚堂韵
月离于箕风扬沙,今朝休沐归早衙。
枯天欲雪雁声急,禁寒勒住新梅花。
围垆促坐自瑟缩,似有画本夸燕家。
浓阴如墨倒斜翠,冻云密冱扶桑鸦。
不知天公有意无,幻出璀璨照水葩。
苦吟垒块自倾吐,意所到处皆搜爬。
拟倾折脚煮寒玉,无憀狂熊今颠茶。
销寒忽忽过四九,太平街鼓无停挝。
一冬近已见三白,占年田父休咨嗟。
玉龙闻此当起舞,有酒且醉蓉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