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
《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暂辍兰台讲,言乘桂水桡。

牙旌驰绝域绣斧中朝

瘴压高凉晚,山通大宛遥。

莫嫌文字癖,干羽三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干羽(gàn yǔ)的意思: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批评。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兰台(lán tái)的意思:指美好的地方或环境。

三苗(sān miáo)的意思:指同一家族或同一民族中的三个代表人物或三个重要人物。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绣斧(xiù fǔ)的意思:指对于精美的东西进行雕琢、装饰,反而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和实用性。比喻过分装饰使事物失去本来的朴实和实用。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文字癖(wén zì pǐ)的意思:

酷爱写文章的癖好。 宋 陈造 《八月晦试院中作》诗:“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赵太史之岭南五首(其五)》。诗中描绘了赵太史前往岭南的壮丽景象与深厚情感。

“暂辍兰台讲,言乘桂水桡。” 开篇即以“兰台”喻指朝廷,暗示赵太史暂时离开朝廷事务,乘舟沿桂水而行,前往岭南。这里运用了借代手法,将官职与地理环境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赵太史的行程,也蕴含了对他的敬意。

“牙旌驰绝域,绣斧出中朝。” “牙旌”和“绣斧”分别代表了赵太史的尊贵身份和使命。他带着朝廷的权威,穿越遥远的边疆,显示出朝廷对岭南地区的重视与关怀。

“瘴压高凉晚,山通大宛遥。” 描述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瘴气弥漫,气候湿热,夜晚尤为明显;同时,山脉连绵,通往远方的大宛之地,象征着岭南与中原的地理隔阂与文化差异。

“莫嫌文字癖,干羽遍三苗。”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赵太史的鼓励与期待。在前往岭南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不应因文字工作而感到厌烦或困扰。希望赵太史能够传播朝廷的教化,使岭南地区的人民都能受到文明的熏陶,实现文化的普及与融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赵太史前往岭南的重要使命与个人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岭南地区以及文化传播的深切关注与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咏菊二首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0)

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

晨霜践河梁,落日憩亭皋。
念彼千里行,恻恻我心劳。
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寒流咽欲绝,鱼龟久已逃。
暮行苦邅回,细路隐蓬蒿。
惊麏出马前,鸟骇亡其曹。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
山木鸣四壁,疑身在波涛。
平明长安岭,飞雪忽满袍。
天低浮云深,更觉所向高。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0)

次韵杏花三首

只愁风雨劫春回,怕见枝头烂熳开。
野鸟不知人意绪,啄教零乱点苍苔。

(0)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0)

次韵徐仲元咏梅二首

溪杏山桃欲占新,高梅放蕊尚娇春。
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
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纨生涩画难亲。
争妍喜有君诗在,老我翛然敢效颦。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