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融 州 任 巽 户 曹 宋 /王 禹 偁 御 前 曾 取 好 科 名 ,一 掾 如 何 万 里 行 。身 落 蛮 夷 人 共 惜 ,罪 因 文 学 自 为 荣 。吏 供 版 籍 多 鱼 税 ,民 种 山 田 见 象 耕 。君 看 咸 通 十 司 户 ,投 荒 终 久 是 公 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版籍(bǎn jí)的意思:指官员的名册或档案,也用来形容人才被困在一个局限的环境中,无法施展才华。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见象(jiàn xiàng)的意思:观察事物的形象、特征,从而推测出其本质、内在的情况。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田(shān tián)的意思:山田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山坡上的田地。它常用来形容土地坡度陡峭,难以耕种。
司户(sī hù)的意思:指掌管户籍、人口的官员。
投荒(tóu huāng)的意思:指离开家园,到荒地上居住或从事艰苦的劳动。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夷人(yí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或非本地人
御前(yù qián)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泛指在上级面前的地位或身份。
鱼税(yú shuì)的意思:指恶意征税或过分重税的行为。
种山(zhǒng shān)的意思:种植山岭,比喻培养人才或者积累资源。
终久(zhōng jiǔ)的意思:最终、最后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罪因(zuì yīn)的意思:指犯罪的原因或根源。
- 翻译
- 曾在皇上面前取得优异的功名,如今却只是一名小官远赴万里行程。
身处异族之地,人们都同情他的遭遇,而他的罪名反因学问而被看作荣耀。
官府苛征各种税费,百姓在山上开垦田地,常见大象耕作的奇景。
请看那咸通年间任十司户的官员,流放到荒野最终也能成为显赫的高官。
- 注释
- 科名:古代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名次或资格。
掾:古代官府中佐助长官的小吏。
蛮夷:古代对边远地区或非华夏民族的称呼。
鱼税:古代对鱼类资源的税收。
象耕:传说中由大象耕田,此处形容偏远地区的奇特景象。
咸通:唐朝时期的一个年号。
十司户:古代官职名,掌管户籍和赋税。
投荒:被贬谪到荒僻之地。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情景,表达了对其才华和未来工作的赞美与期待。开篇“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两句,说明此人在皇帝面前已表现出卓越的才能,能够在遥远的地方施展才智。
接着,“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表达了对于这位官员的惋惜和对其文采的赞赏,即使身处边远之地,也因为文学造诣而自豪。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两句描绘了地方官府的繁忙场景以及民间的安居乐业,透露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最后,“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则是对这位赴任官员的期许和肯定,表明其德才兼备,将来必能在偏远之地施展政绩,成为一方之主。
诗中使用了“万里行”、“蛮夷”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边疆地区的认识以及对赴任官员能力的肯定。同时,“文学自为荣”也反映出宋代文化的重视和文人自诩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鉴赏力,是一篇送别之作,寄托着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夜雨
夜永香残,疏檐外、潇潇寒雨。
正衣篝微润,罗裘无侣。
灯焰昏沉孤馆内,梨花寂寞重门里。
被斜风、吹折一天秋,敲窗纸。声点滴,铜壶水。
丝散乱,垂杨缕。尽欹眠无寐,屏山遍倚。
旅况暗惊南浦别,故人谩想西窗语。
况计程、芳草暗天涯,春归矣。
金缕曲
老去伤秋惯。又匆匆、西风换了,几家庭院。
满地荒寒人何似,却正篱花黄遍。
谩省得、清愁幽怨。
襟袖当筵应自惜,甚酒痕长共啼痕黯。
歌与哭,到今倦。年时白发星星见。
信天涯、一番离别,几回肠断。
眼底风花飘零久,忍付瑶笙吹乱。
但梦里、相思无算。
夜夜拌教成一醉,笑猖狂依旧章台畔。
多少泪,向谁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