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同梁三过双洲别业》
《寒食同梁三过双洲别业》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杨柳无烟禁火孤村寒食东风

云乱向春帆外,山鸟多还夕照中。

绵上田荒怜介子,襄阳坟在忆庞公

溪园手种千头树,听尽啼乌恨不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介子(jiè zǐ)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

禁火(jìn huǒ)的意思:禁止火灾,预防火灾。

绵上(mián shàng)的意思:形容柔软、柔和、不露锋芒。

庞公(p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庞大宏伟,规模巨大。

上田(shàng t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劳动中勤奋奋发,积极向上。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云乱(yún luàn)的意思:指云彩乱飞或云层纷乱,形容天空的景象或局势混乱不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乡村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首联“杨柳无烟初禁火,孤村寒食自东风”以杨柳和禁火的习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孤村在寒食节之际,只有东风自吹,没有喧嚣,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宁静美。

颔联“江云乱向春帆外,山鸟多还夕照中”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象,江面上云彩缭绕,仿佛与春日的帆船交织在一起;夕阳西下时,山间的鸟儿归巢,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颈联“绵上田荒怜介子,襄阳坟在忆庞公”将情感转向历史人物,表达了对介子推和庞德公两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忠臣,因不愿接受封赏而隐居;庞德公则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与庞统(即庞德公的儿子)齐名。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古代高士精神的敬仰。

尾联“溪园手种千头树,听尽啼乌恨不穷”则回到现实,诗人回忆起自己亲手种植的溪边果园,听着乌鸦的啼叫,心中充满了遗憾与不舍。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雨后登吸江亭

吸江亭下雨初晴,中有樵夫跣足行。

时作微吟清彻骨,兹游无乃太清生。

(0)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其六

雪引春归竹外梅,慇勤今日一时开。

知音未出吴公子,长到花时把酒杯。

(0)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其二

山如浓翠拥高鬟,石壁巉然不可攀。

落日凤城佳气合,幻成一岛画图间。

(0)

题披云亭

大地黑漫漫,日月久韬□。

山藤聊一挥,神与境相会。

八纮净无尘,万象镜中翳。

天外出头看,笑擘阑干碎。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五

活衲僧,生铁铸。吐出铁心肝,挂起铁面具。

蚊子上铁牛,无你啖啄处。素纨摇月,碧帐含烟。

或放或收皆在我,长伸两脚放憨眠。

灼然如是,天地相悬。

开眼不知天大晓,阎家催索水浆钱。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五

诸庄旱涝不为忧,只恐难调水牯牛。

拽脱鼻绳憨睡稳,数声羌笛野田秋。

绝无形影,谁放谁收。

通身白了通身黑,游戏风烟百草头。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